最近天氣多變,經常打亂民眾出門運動的計畫,但如果不堅持下去,免不了身材發福走樣,容易在親朋好友見面時被拿來說嘴一番。為了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達到塑身目的,不少民眾會選擇加入設備器材俱全、又有教練諮詢的健身中心。
不過,健身房業者倒閉或會員糾紛時有所聞,根據行政院消保處統計近年來的申訴案件,以「最低使用期限內解約退費」和「專屬教練課程解約退費」為最大宗,其他消費糾紛包括因健康因素要求退費未果,已申辦暫停會藉仍被扣款等問題。
消保官王德明表示,很多糾紛來自消費者在加入會員時,可能受到業務員的話術影響,或被優惠課程價格所吸引,沒有把合約內容仔細看完就當場刷卡簽約,後來因故想解約時才發現,還要額外支付解約金和手續費,因而衍生相關爭議,結果是還沒享受到健身成果,就先傷了荷包。
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社副社長吳榮達建議,消費者最好多花一些時間充分了解權益與義務後,再決定是否簽下合約。綜合專家看法,以下整理出加入健身中心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1. 評估使用需求和頻率
知名運動部落客「歐巴桑少女心」板主LuLu表示,周遭很多朋友都是一時興起加入會員,但實際上去健身中心運動的時間卻不多,甚至有些人會期用不到一半就打退堂鼓,結果賠錢把會籍轉讓給別人,白白損失。
LuLu建議,消費者入會前可以衡量去健身房的頻率,如果一周會去至少2-3次,基本上加入會員不會吃虧。但如果沒把握,可以選擇先加入短年期,像是1年期的會員,不要貿然簽下2-3年的長約,等確定使用頻率很高後,再改簽長年期合約。
2. 選擇最近的健身房
在選擇健身房時,雖然口碑、費用、設備、教練素質等條件都須考量,但LuLu認為,能夠善用健身房的最關鍵因素,還是在於「距離」。「距離近的最大好處,就是想要運動的時候,就能馬上去運動,不會找藉口或一時懶惰就不出門。」
「我身邊有太多半途而廢的例子,如果你是連下雨天到樓下買東西都嫌麻煩的人,也別奢望天氣不好時,還會乖乖到健身房運動。像我現在加入兩個健身俱樂部,地點都離我家很近,只要走路就到了,所以我一周有3-5天都往健身房跑,就會覺得錢沒白花。」LuLu說。
3. 善用免費體驗方案
健身中心會不定時推出免費體驗方案,開放非會員民眾參觀、試用器材,並提供體驗期間加入會員的優惠,如果真的有心想健身,不妨利用這些體驗方案,先去感受、了解一下健身中心的所有設施,包括更衣室、置物櫃、淋浴間、運動設備、衛生環境是否符合個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