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 年,東德成立國家安全部,即「史塔西」(Stasi)。直至 1989 年柏林圍牆倒塌為止,東德人近 40 年來一直在史塔西的監視下生活。以剷除「階級敵人」為名的監控工具,如何監視、控制人民生活,進而破壞抗爭力量?
1950 年 2 月 8 日 ,東德人民議會(Volkskammer)在第十屆會議中,決定建立國家安全部。1950 年代初的史塔西規模不大,且監視手段不完備,主要針對與西方組織有聯繫者,以及國內知名反對人士。東德在 1953 年爆發接近 100 萬人參與的「六一七起義」(East German uprising of 1953),由於史塔西被指無法預計叛亂、監控不力,執政德國統一社會黨(Socialist Unity Party of Germany)在同年 9 月 9 日一項決議中強調,要建立一個更強、更可靠的系統。史塔西因而著手擴大監視及控制民眾的工作。
史塔西在 1989 最高峰時期,共有約 91,000 名正式員工。另外,有 50 至 200 萬非正式僱員(Inoffizieller Mitarbeiter),即告密者;整個東德中,每 30 人裡,至少有 1 人為其服務。無處不在的線眼,令 560 萬,即超過 3 分 1 東德人受到監視、難以信任任何人,陷入恐怖之中。組織試圖滲透人民的個人生活,收集他們的生活細節,用以識別所謂的潛在敵人。柏林的史塔西博物館(Stasi Museum)便藏有大量當時收集所得、極其私密的個人資料,甚至有人們臥室的照片和唱片珍藏等。
史塔西無處不在的線眼,除了用來收集信息,亦是其「瓦解」(Zersetzung)策略的一環。「六一七起義」遭蘇軍鎮壓後,他們就負責大規模監視及防範人民動亂。起初純粹以監禁、酷刑虐待等方式執行。但 1970 年代起,東德希望在國際間塑造正面形象,故他們的手法亦有所轉變。史塔西的「分解」,旨在破壞特定團體的運作及個人生活,最終令這些團體行動失效或者完全停止運作。
史塔西到底如何向個人施壓?「分解」的第一步,是針對目標,透過國家所擁有的數據和信息作評估。諸如一個人的醫療、學校、警方紀錄等報告,以及搜查目標住所等,都在收集及評估資料之列。史塔西希望從社交、感情或身體狀況中找出一個人的弱點,以此向目標施加壓力。收集分析個人資訊後,就會直接觀察目標,補足秘密監視得來的信息,以便稍後與目標交流時,使其產生不安與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