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利率會減少貨幣供給量,貨幣供給量減少物價就會下行,然而,加息真的能抗通膨嗎?長期以來我們都被這個簡單的邏輯所欺騙。
儘管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通膨是一種貨幣現象,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貨物導致通膨;但歷史已無數次的證明,加息緊縮貨幣,未必能降通膨。本書已經闡述過,除非供給受到限制,否則從長期來看,決定價格的是成本而非供需。利率透過影響組成商品成本的名目資金成本等,影響名目價格,提高利率將提升組成商品價格的名目資金成本,連帶提升名目價格;降低利率將降低組成商品價格的名目資金成本,連帶將降低名目價格,這是世界貨幣政策史上,「加息控制通膨」與「降息提高通膨」都失敗的原因。執行通貨膨脹目標制、成功實現低通膨的世界各國,無一例外顯示低,通膨不是透過加息實現,而是透過降息,在低利率環境下維持了較低的通膨水準。
我們習慣將通膨解釋為,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貨物,將控制通膨理解為控制過多的貨幣。我們會過分關注通膨其中一面,即過多的貨幣,而忽視了通膨的另一面,即過少的貨物,才導致加息控制通膨失敗。人為提高利率控制貨幣供應量,導致利率水準偏離企業利潤率的承受能力,從而使實質經濟企業無法正常生產,投資計劃因資金成本上升,導致風險上升及生產不足,形成過少的貨物。從貨幣與價格的關係看,不考慮其他因素,同等貨幣下,貨物減少會導致通膨;從利率與價格的關係看,利息成本的上升需要透過上升通膨轉嫁給消費者。因此,不當控制貨幣供給量,不僅不能控制通膨,反而會更嚴重。國際貨幣政策經驗表明,透過加息緊縮貨幣,難以成功抗通膨,反而會加劇。
在柏南奇等人所著《通貨膨脹目標制:國際經驗》一書中,是這樣描述加拿大通貨膨脹的目標制經驗的:「加拿大銀行在面對疲軟的經濟狀況時,透過通貨膨脹目標,採取放寬貨幣條件的政策,同時相信這種政策不會導致未來更高的通膨水準。」書中舉例了加拿大在面對一九九一年的通膨上升的壓力時,並沒有提高利率,試圖使貨幣環境更寬鬆,一九九二年通膨下行至目標區間。從加拿大的經驗可以看到,以符合貨幣需求的供給,保證企業生產正常進行,避免人為加息提高企業的資金成本,導致過少貨物,反而可以達到控制通膨的目的。
《通貨膨脹目標制:國際經驗》也舉了紐西蘭的例子:「從一九九〇年十二月中旬開始,紐西蘭儲備銀行允許大幅度下降九十天的銀行票據利率,以應付低於預期的通貨膨脹壓力,然而一九九一年八月,紐西蘭儲備銀行對通貨膨脹的下降速度感到吃驚。其在一九九一年一月的貨幣政策聲明中,曾經預測整體通貨膨脹,在第二年十二月會略高於2.5%~4.5%通貨膨脹目標的中間點;但實際上,到第二季度的六月份,通貨膨脹率卻已經降到2.8%。」由此可見,降息放寬貨幣政策以防止通膨過快下降,並不成功。《通貨膨脹目標制:國際經驗》中同樣寫道:「由於進一步採取緊縮貨幣政策,從一九九四年六月到十二月,銀行票據利率從5.5%上升到9.5%。一九九五年第二季度整體通貨膨脹上升迅速達到4.6%。」這也表明,加息緊縮貨幣,控制通貨膨脹率過快上升,也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