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不到200萬,別送孩子去私校!財務專家揭家長最易忽略私校陷阱,碰到絕對後悔莫及

2020-07-04 07:30

? 人氣

現在家庭孩子生得少,很多父母都願意砸大錢在孩子身上,讓財務專家看了捏把冷汗。關於孩子的教育費,《未來Family》彙整出常見的三個迷思,請專家解惑。

做選校決策時,財務層面的考量是最現實、也最容易被輕忽的。財務專家指出,對父母來說,孩子的教育支出就如同跑馬拉松一般,是場長期抗戰,最忌一開始就把子彈用光。大致說來,如果家庭年收入沒有超過200萬,最好還是別考慮讀私立學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現在家庭孩子生得少,很多父母都願意花錢在孩子身上,有些小資家庭(指北部地區、家庭月收入不到10萬元者)也讓孩子讀私校,或者學東學西、什麼都用好的,讓財務專家看了捏把冷汗。

關於孩子的教育費,《未來Family》彙整出三個迷思,並邀請專家解惑。整體而言,若想要在「家庭財務的長期穩健」跟「孩子適性發展」兩者間求取平衡,還是得減少「教育外包」、多費心陪伴。

迷思1. 讀公校還要安親費或補習費,加起來跟私校差不多,乾脆直接讀私校。

專家提醒:私校還有衍生費用,容易超出原本預算,家庭年收入沒有200萬元別貿然去讀。

目前公立國中小每年收的學雜費雖然只要數千元,但若加上國小的安親班費用或國中的補習班費用,以北部地區來說,每個月至少要多花一萬元。也就是說,每年要花十一、二萬元左右,與私校的「低消」每年15萬元相較,相距並不遠。也因此,近年來有許多小資家庭選擇送孩子讀私校。

對此,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景肇梅提醒,首先,15萬元只是「低消」,許多私校費用遠大於此。其次,讀私校的實質開銷,並不只事前帳上所見,還有衍生費用。例如,常見讀私校後、覺得課業跟不上,又去補習或請家教。寒暑假國外遊學團動輒一、二十萬,也是錢坑

最要緊的是,孩子的價值觀可能會受到同儕影響。「球鞋要買上萬元的、手機要買蘋果最新款,什麼都跟人比,」景肇梅說,若父母沒留心,孩子很可能因而養成過度消費的習慣,並非好事。她建議,最好還是經濟狀況頗優、家庭年收入超過200萬元的情況下,再考慮是否送孩子去私校。

就算讀了公校,也別事事都外包,多運用學校課後班等資源、搭配祖父母等家族後援,能力範圍內多自己費心陪伴,才不會不斷墊高教育支出。

迷思2.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現在能負擔的課程、活動等等,就盡量給孩子。

專家提醒:高等教育階段很花錢,屆時父母賺錢能力如何?最好現在就開始存高等教育基金。

「現在很多父母會帶小寶寶去baby游泳、baby按摩,或幼兒園、國小的孩子想學什麼就去學,甚至很快就買鋼琴、買小提琴,」景肇梅說。這些事確實對孩子是好的,能刺激發展,但父母也得思考,是否已經花太多錢、超過自己的能力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