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與成功密不可分,這個觀念已經深植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習慣中,以至於我們以自己的壓力程度為傲。我們吹噓手邊的工作滿檔,或待辦事項清單有長長一大串。
我們炫耀自己的行程表排得有多滿,誇口自己睡覺時間有多少,而且已經好幾年沒度過假了。我們可能不喜歡有壓力的感覺,但卻把它當榮譽勳章似地穿戴在身上。
我們似乎以為如果能承受愈多壓力也(希望自己能耐得住),就代表自己愈「耐操」,也會愈成功。
「壓力是成功的助力」的這個概念,我們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我認為,是我們的文化把高壓力的職業理想化了。
像是急診室醫師在最緊急的狀況中仍能臨危不亂地工作,忙碌的大律師雖然接案量滿檔但仍能場場勝訴的電視連續劇;還有經營大公司的優秀執行長與創業家,不僅身兼慈善志工,同時還有餘力陪伴孩子做功課等傳媒報導。
此外,我們的文化也推崇不達目的絕不終止,以及奮鬥不懈以超越他人等觀念,凡此種種,都將壓力與成功劃上等號。
所謂的「功成名就」,就代表著賣力、衝勁和競爭。當大家完成一個專案、達成一項目標,或精通一門技藝時,英文俚語恭喜他們幹得好的說法是「你殺了它」(you killed it)或「你毀了它」(you destroyed it)。
事實上,成功也常被人拿來和「爭強好勝」畫上等號。我們理解的「成功」,其中就包含我們要具備「強韌堅毅」的特性。於是,我們的情緒強度增加了,而「強度」這件事就與心理壓力有關。
我在史丹佛和心理學教授珍.蔡一起進行的研究顯示,在美國,當我們處在一個想要對他人有所影響的情況時,我們會希望擁有強烈的正面情緒,比如興奮(也就是和「冷靜」之類相反、強度較低的情緒),因為我們相信這樣的情緒會讓自己更具影響力。
在一次研究中,我們指定不同的參與者分別擔任領導者或追隨者,結果發現,扮演領導者角色的人會主動想要傳達更多強烈的正面情緒。
然而,像興奮這類正面的情緒,卻因為高強度之故,也會激發我們生理上的壓力反應。換句話說,即使是為了達到成功而感受到的正面情緒,也會引發並加重我們身體的壓力。
科學證明,適量的壓力或衝勁,有助於我們發揮能力,達成「短期目標」。由於這些正面效果的諸多舉證,讓很多人認為壓力的確有益身心,於是便妄下結論,認定它是不可或缺的進步動力,會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現更出色。
然而在日積月累後,慢性壓力卻是成功的頭號敵人,導致人們身心失衡。就像在霍塔-歐索里奧的故事中,我們看到壓力無法使人更有成就,反而可能成為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