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第一次懷孕時,因為好奇與緊張,向已經有生育經驗的女性友人詢問各種問題,為什麼懷孕的禁忌這麼多?公費檢查與自費檢查該怎麼選擇?該怎麼看待生產醫療化的問題,朋友笑笑回答:「幹嘛想那麼多,大家都是這樣生小孩的,生完就沒事了,平安最重要!」
是這樣嗎?當時即將在幾個月後誕下新生命的我,沒有受過任何孕產相關教育,也沒有管道認識更多女性生產現況,卻要擔負起平安生產的重任,比起我對懷孕生產的疑問與擔憂,眾人對腹中胎兒的性別更感興趣。若是我想多討論一點,彷彿碰上了一堵透明的牆,他們安慰我,懷孕就是這樣,九個月過去後,我就會因為全心照顧嬰兒忘了這些事了。
如果這麼說是對的,為什麼我們離開學校後還要關心校園體罰問題?為什麼退伍的人還會為了改善軍隊管理走上街頭抗議?那些曾經讓自己感到痛苦、被歧視的處境,離開了就不該理會嗎?那社會怎麼前進?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在2015年成立生育改革行動聯盟,進入社區舉辦生產課程,透過媒體投書、召開記者會、參與公聽會,針對生育政策提出建言,我們想撐出一個生育議題的新視野,欸,各位女性,懷孕生產不是你一個人的家內事,而是關乎社會結構、性別平權、女性自主的大事。
子宮屬於女人內生殖器,但是生育不是女人的宿命,更何況我們所受的教育,不分男女,都讓活了二、三十年、四十年的我們,一點也不了解懷孕生產這件事,只知道政府動輒將則將低生育率的問題指向女人不婚不生、太晚生,彷彿女人只是會走路的子宮,等到過了合適生育的年紀,就被歸類到另一個更不值得討論的族群。
《我不是孵蛋器》的作者在懷孕時親身體驗到,即便是體貼有愛的同事,因為對懷孕生產一無所知,還是會無意以眼神、言語、舉動讓她感覺受傷,光是每次搭車,都必須接受其他乘客「眼神掃描」,檢視自己的身材是否符合懷孕女性該有的模樣,就是一種羞辱。但她能怪誰呢?眾多女性懷孕生產的故事一直是周周密密地被隱蔽者,大家僅能表面地談一些不重要的話題,問你吃了什麼?喝咖啡可以嗎?而不敢多談職場問題。每個人都能順口說恭喜,也會在懷孕女性(或她的伴侶)必須請假、婉拒加班或出差時,不自覺流露出「少子化是國家危機,但懷孕生產是辦公室危機」的微妙神情。
作者隨著懷孕週數遞增,在本書詳細描述了韓國社會、職場、家族如何看待懷孕的女性,最好是別訴苦、不要造成他人負擔、別想有特別待遇。也提到部分勝過台灣的生育政策,例如韓國在懷孕十二週內、三十六週之後,孕婦可在不減薪的狀況下,每日縮短兩小時工時,還有韓國產假是90天,孕婦搭乘韓國高鐵還可以從經濟艙升級商務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