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髮際、藏臉頰,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隱密小幫手…想要中氣十足?演員歌手全靠它!

2017-07-27 11:55

? 人氣

我記憶所能及的、人生中與這類東西最早的相遇,大概是小時候的課堂上,老師們愛用的一種叫做「小蜜蜂」的玩意兒。後來也聽過人喊它「小螞蟻」,在舞台的應用上,它真的就好像一隻體格壯碩的螞蟻,有時攀在表演者的臉頰、有時藏匿在髮際,偶爾也會爬到道具或小提琴等樂器的身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我拿「小蜜蜂」和「小螞蟻」這樣的民間用語去請教劇場音響技術人員的時候,鬧了一點點笑話--喔,那叫「mini麥」啦。

1.jpg
老師上課愛用的「小蜜蜂」和「小螞蟻」麥克風,在劇場一般稱為「mini麥」。(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mini麥的種類有很多,最簡單的分法是領夾式和頭戴式。領夾式就像是外景節目主持人別在領口的那種,配戴起來相對簡便,對妝髮的影響也比較小,可是當頭部的轉動幅度一大,就收不好音了,因此在劇場演出的應用上,還是以頭戴式的佔絕大多數。

演講或唱歌這類比較靜態的場合,可以使用雙耳掛的頭戴式mini麥,直接勾在兩邊的耳朵上就行。一般演出常用的則是單耳掛式的,一條細線一路延伸到嘴邊,再用膠帶固定穩妥,膠帶的選用最好能夠兼顧美觀和黏性,還要避免讓演員皮膚過敏紅腫。台灣劇場的一般習慣是貼在嘴角旁邊兩個指幅距離的位置,這是為了收音的效果。

2.jpg
單耳掛式的mini麥,有一條細線延伸到嘴邊。(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考量到美觀,也有劇組會選擇把mini麥藏進額尖的髮際處,比如紅遍兩岸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往額頭上走的,把mini麥別得離嘴巴那麼遠,得要仰賴演員的發聲功夫,懂得掌控正確的共鳴才行。

3.jpg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演員的mini麥是藏進額尖的髮際處。(圖/果陀劇場,廣藝基金會提供)

誰來裝mini麥呢?化妝師還是音響人員?這關係到美觀和實用的取捨。由化妝師處理的話,可以讓它跟妝髮融合得較好,但不一定能確保聲音品質;交給音響人員的話,興許會恨不得裝一顆超大的麥頭,好達到更棒的收音效果。為免顧此失彼,最理想的狀態大概是兩者合作。前陣子熱門的百老匯音樂劇《史瑞克》做了件很可愛的事,綠怪主角史瑞克的mini麥被整個塗成了綠色,和他的整體造型無痕的完美融合。

史瑞克.png
史瑞克鼻子旁的凹陷左右各藏著一個mini麥,塗成綠色與妝容玩美融合,難以察覺。 (圖/截自Youtube

mini麥是個十分敏感的小機器,怕水怕灰塵也怕溫差,對著它噴菸更是大忌。好不容易裝上去了以後,演員想要抽菸怎麼辦?最好可以整個拆下來。假如情況不允許,折衷的辦法是套個小防風罩,以免菸油累積造成麥頭阻塞。

出狀況的有更多時候是因為水,使用前在麥頭纏一圈膠帶可以預防,不過遇上口水或汗水比較充沛的演員,也曾發生過隨著演出進行、聲音越來越微渺的窘況。戴麥以後的禁忌,還包含了不能亂說話。經驗不足的演員,下場後等不及音效人員拉掉聲音就急著開講,以至於當著觀眾原聲畢露,這類出包的糗態也是有的。

跟手握麥比較起來,mini麥看起來似乎離嘴巴比較近,但其實聲音是往前傳的,等於是出去轉了一圈再回來,比起手握麥(一個拳頭左右的直達距離)還要遠得多,因此來自環境的變數比較大,音控的技術難度相對高。至於什麼樣的聲音叫做好?則有不同的偏好,有的以追求「原音重現」、避免喪失演員的聲音特色為指導原則,也有的以創造如CD錄音般的無瑕美聲為最高境界。

不管是小螞蟻還是小蜜蜂,總之都很仰賴音響技術人員的勤勞就是了。

文/洪瑞薇            
顧問/朱家德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廣藝基金會(原標題:拜託,請忽視我的存在:mini麥)

責任編輯/趙元 

【好物推薦】把啤酒變好喝的秘密大公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