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和在中國,同樣倡導「簡約生活」的無印良品為什麼那麼不一樣?

2017-08-09 12:09

? 人氣

一個直觀的例子是在中國售價1000元人民幣(日本售價10000日元)的木板凳——在知乎上,「這個板凳為什麼定價1000人民幣」是關於無印良品的話題中最受熱議的一個。根據在大阪生活工作的知乎網友「宿海君」推算,1000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普通消費者月收入的五分之一,而1萬日元相當於日本消費者月收入的25分之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日元價除以10 」的定價方式被討論得很多,後來無印良品索性就不把日本價格標到產品上了。

無印良品在日本與中國的販售價格懸殊,引發諸多討論。
無印良品在日本與中國的販售價格懸殊,引發諸多討論。(圖/MUJI 無印良品生活研究所@Facebook)

值得指出的是,無印良品價格中又捆綁著選址和店鋪形態的問題。

在中國,無印良品往往是和中高端的商業地產項目綁定在一起。比如說,無印良品最早進駐的一批商場和購物中心有:大悅城、萬達或者太古,位置一般都是城市的一級商圈,近幾年才擴展到二級商圈的位置。這樣的配置、租金決定了它成本會更高。

在日本,它的形態更多樣一些。除了購物中心的店鋪,它還有路邊店,街邊獨棟房子為無印良品的店鋪;有地鐵站內的店鋪(KIOSK),據說是專門為上班族和學生設計的,通勤時缺了什麼可以及時補上(最近他們關閉了這一業態);在全家便利店裡面,無印良品還有自己的櫃檯(它和台灣的7-Eleven 也有這樣的合作)。起碼就地鐵內店鋪和便利店內櫃檯來看,它展現的是一種經濟實惠的形象。

2. 品牌理念

談到無印良品的理念時,田中康夫的小說《像是水晶》(なんとなく、クリスタル)總是被當作對立的例子。它講的是女主角的學生兼模特的生活,花了大量筆墨(甚至是註釋)在各種名牌和高檔消費活動和生活方式上 ——背後反映的是日本泡沫經濟時代人們浮華的消費。

在無印良品在中國開設第二家店鋪並且開始擴張的2008年,中產消費熱潮開始升溫,在談論「小資」的同時,奢侈品消費也越來越普遍,且大多以炫耀式消費為主。《小時代》出版了,這本提到了大量名牌的小說暢銷的背後也是對消費主義生活的嚮往。

無論是《像是水晶》還是《小時代》,無印良品代表的“No Brand”形象都站在了它們的反面。從1980 年代到現在,無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基本沒多大的變化,中日市場的時代特點也有些類似;不同的是,日本當時已經是發達國家了,而中國還是處於發展中,剛剛開始消費升級。

那是個「洋品牌」滲入更多中國消費者服飾和生活雜貨的時代。2008 年,幾大快時尚慢慢在一線城市站穩:Zara 進入中國市場兩年;H&M 於2007 年剛剛進入中國市場;進入中國6 年的Uniqlo走出了長三角地區,正式進軍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市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