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剛好在這時候,大部分的人會對碎片化學習最著迷。因為感覺這是條捷徑 — 每天花個幾分鐘,讀篇文章、聽段語音,就能自然學會一個新知識。
但可惜的地方在於,當你還不具備讓知識歸納與整理的能力,這時候吸收越多點狀的知識,其實只是讓自己越發混亂,甚至還常常會發現,同樣的概念為何A講的跟B講的不同。然後會很慌亂的想知道,到底「標準答案」是甚麼?只是很多知識根本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講的甚至可能都對,只是他們的「假設」跟「背景情境」不同,才會做出不一樣的結論。但你缺乏知識基礎時,亂學越多,會越茫然。所以缺乏基本知識連結的人,其實並不該碎片化學習。
太早進行碎片化學習,往往只會變成知識的遊牧民族──看到這個就追一下,過兩天看到新的覺得有道理又追一下。但你若沒有底蘊,永遠都會追逐新東西。
這階段的人,其實最需要的是系統化、結構化的學習方式。
學習第二階:線狀知識時期
但甚麼是系統化、結構化的學習方式?我的認知是書籍、是課程,或是有人手把手的指導。
因為當你缺乏「世界觀」之前,你的學習核心目的其實不是得到結論,而是要去理解別人獲取結論的「思考過程」— 很多知識的結論,其實取決於「情境的判斷」,或是仰賴與其他「知識的串接」。
對於學習「情境的判斷」,我最建議的學習方式是看書。雖然書裡的知識未必都是最新的東西,但書籍的好處,在於展現一個作者對某個主題完整的論述,其中包含了他的推導、思考、論證的過程,以及達成結論的原因。花些時間看個數百頁的書,等於跟著這個作者,從頭到尾理解了他的「論證」,理解他想解決甚麼問題,知道這問題用別的方式為何不可行,他做了甚麼研究或是思考、中間試誤的經驗、最後怎麼得到結論的過程等等。唯有知道這來龍去脈,甚至看過很多類似情境的來龍去脈,才會具備歸納以及調整的能力。更重要的,你得開始去思考、去試著把這些知識跟你的生活體驗結合在一起。換言之,你也得同步拓展你生活的豐富度。如此,若能對於「情境」理解越多,在知識的應用上才會越貼近真實。(情境:交往越多,你會越懂異性,當日後面對異性的反應時,你會有更多的經驗參照,就越能不失態)
至於對於與其他「知識的串接」,我會建議嘗試「跨領域」的讀書。原因在於:你會發現別的領域的某個問題,可能跟自己過去遭遇的問題很類似。而解法是你過去未知、或是從未想過的。當你在這種學習中獲得「啊哈」的感動時,就算成功地串接了不同領域的知識。這步驟很重要,因為你的知識不能單單只是專有名詞,或是獨立存在的片段,而是終於開始對「你」有了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