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小孩情緒也是種「做過頭」!教養專家:父母要學著忍耐「孩子不舒服」這件事

2017-09-11 05:20

? 人氣

和父母想要「 補救」 的情況一樣(例如孩子忘了帶作業或是便當),想要安撫孩子也是出於好意:希望避免孩子產生不舒服、失望和失敗的感受(例如受寒、挨餓、被老師罵、成績不好等等)。但是,安撫孩子的情緒,其實也是另一種「做過頭」的例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守則 :別急著安撫孩子的情緒

例如,我們總會試著讓孩子避免不愉快或是痛苦的情緒,從最輕微的情況(例如孩子無聊沒事做),到更值得關切的情況(例如在社交活動上遭到拒絕)。

看到孩子經歷不舒服和痛苦的情緒,也會給父母帶來壓力,所以父母在安撫孩子的同時,其實也是試圖在化解自己的情緒及感受。

但是,我們一定要學習去忍耐「孩子不舒服」這件事,因為唯有如此,他們才可以學習忍耐。我會繼續提到這一點,因為這項原則實在太重要了:父母們要學著去忍耐小朋友不舒服的情緒,這樣孩子也才能學習忍耐並接受不舒服的感覺。

雖然父母想要幫孩子(和他們自己)避免這些不好的經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一旦插手幫忙和指導,反而形同剝奪孩子學習和操練克服問題的機會。以下兩個例子可以解釋我所謂的「安撫情緒」:

一、你正忙著做事,這時孩子走進來,嘆著氣說:「好無聊。」你很容易就直覺回應他的抱怨,然後想出一長串其他的活動去安撫他,但是這樣的回應其實就是鼓勵孩子,以後這個「問題」就找你來解決,而不是靠自己想辦法。

相反的,試著讓你的孩子去體驗「無聊」的感受吧。為什麼?因為人們往往會想避免不愉快的經驗,所以如果「無聊」對孩子來說不舒服,他們很可能會自己想出解決的方法。現在他們就必須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也可以學習到一件事:他們是可以自己解決問題的。

如果你覺得,必須幫孩子解決他們無聊的「問題」(或是類似的情況),請暫時按兵不動,不要明白地告訴他們到底該做什麼;更好的作法是,和他們詳細討論「如何」解決問題。你甚至可以把解決的過程敘述出來:「有哪些事情是你以前喜歡做的?我們一個一個寫出來。」

(示意圖/Teresa Qin@flickr)
父母總希望孩子快快樂樂長大,但「做太多」反而讓孩子沒機會學著處理情緒。(示意圖/Teresa Qin@flickr

二、你去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她哭著說:「大家都討厭我。」身為父母,聽到這種話真的會非常心疼,所以常見的正常反應是:「不會啦!沒這回事,寶貝!那個阿曼達呢?她是你的朋友啊!」沒錯,也許你孩子對情況的理解並不完全正確,但是如果你跟她這麼說,就算你的口氣溫柔,也可能會讓她覺得你沒有聽進她的話,反而誤解了她的意思。

大人試著安撫孩子的時候,有時可能會像是在暗示孩子那些感受是「不好」的(卻沒有告訴他們,這些情形都是正常的,而且一切終將過去);或是孩子無法處理這些感受(所以你必須要介入)。此外,試著安撫孩子的情緒,等於不給他們機會去學習忍耐那些感受,或是操練情緒控管的技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