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還會再大哭大叫幾分鐘,但已經越來越常最後是抱著我、冷靜下來,甚至我並沒有要求他道歉,他卻自己主動這麼做了,他才快三歲而已呢!——卡翠娜
「積極介入法」(Time-in)如同其名稱,是「暫時隔離」(Time-out)的相對法。暫時隔離孤立小孩。積極介入法則是透過與小孩重新建立連結,來介入不良行為、避免行為加劇。
假設你的女兒易怒好鬥,最後她在房間裡摔杯子,應該以暫時隔離教訓她嗎?
如果她有能力表達自己的狀態,她可能會說:「媽媽、爸爸,我現在真的很難受,我一早起床就覺得很暴躁。家裡沒有我最愛的麥片了,我在幼稚園時一直好想吃它,一整天下來花了我好大心力才安靜坐在教室、聽老師的話。我的朋友說,如果玩的時候我不照他的意思,我就不能去參加他的生日派對。當我好不容易回到家,又餓又暴躁的,我看到你心中最可愛的弟弟又像往常一樣被你抱在腿上,而你卻叫我等一下!我不知道有誰真正關心我!可能你們找到取代我的人了,畢竟在你們眼裡我就是不夠好!」
當然,她不可能說出這些,因此她用令人困擾的行為展現她的心情,她壓抑下一整天的害怕和淚水,等待著安全的機會才能釋放,現在所有的情緒都湧現出來,所以她的「行為脫序」了(或說她的「情緒脫序」了)。當小孩被激怒、並故意破壞規矩,表示她內在洶湧的情緒需要協助,一般而言,連結感便足以協助她重新調整,而我們可以透過積極介入法做到這點。
因此,你耐著性子同理她,提醒自己她只是個小孩,她的行為表示需要協助。你可以說:「杯子不是用來丟的,寶貝,我知道妳現在很難受,對吧?我們一起弄個舒適的位置、躺一會兒吧。」你抱抱她,然後仔細布置一個安全而舒適的位置,彼此相偎,溫暖地連結,如果可以的話,逗笑她,因為如同淚水一樣,笑會消散那些積累的焦慮,喚回她的好心情,她便會準備好和你一起清理破碎的杯子。
你也許在想,為了讓她明白不能丟杯子,是不是該有所處罰?這不僅是多此一舉,更會適得其反。如果父母以積極介入法處理,那麼孩子已經學習到她下次不會想丟杯子,此外,她也學習到另一些重要教訓:
● 「爸媽是跟我站在一起的,我其實不須丟杯子,就算我再怎麼難過。爸媽永遠準備好聽我說話、幫忙我。」(在親子關係中,讓孩子相信自己會被陪伴,他便會想合作。)
● 「當我心情不好,我會有衝動,想要表現自己有多麼不高興,但如果我跟這個情緒相處,先不要藉行為發洩,它便會逐漸消退。」(學習調整自己情緒的方法,因而能控管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