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別人的一句話傷到,是一件代價很高的事。對方不用為自己說的事情負責,自己卻要花很多的時間承擔。其實,比你弱的人,才會在背後說你,比你強的人,根本沒時間理你。這世界永遠不缺打擊人的本性,缺的是站起來的韌性;人生是自己的,你會因為別人而跌倒,所以更要為自己而堅強。
一直以來,年齡的或大或小都是相對的概念,可是一旦壓印上世俗的成功規則後,就冒出很多的「應該」。應該在幾歲時結婚,應該在幾歲前有小孩,工作多久應該要升遷,收入應該要有多少,考試應該要考幾分。這些應該就像沒有沾墨的鋼印暴力地直接壓在身上,沒有明顯的字樣,卻留下深深的印痕。
可是,那麼多的應該,如此濃厚的約定俗成,也煉成好多道的枷鎖把人銬在某個地方,限制人一定要在某個時候完成某件事,在焦急的心態下,反倒跟人生更多的可能性錯過。
在不同的活動中,我不時會被問到「該不該做什麼」的問題。
潛藏在這些問題的背後,是許多人對未來感到不安的迷惘,以及過度忽視自己只為了別人而活的無奈。在不安感的籠罩下,人會急著尋找能讓自己安心的解答,此時如果參考多數人的方法去做,看起來好像是個安心的選項。
這讓我想到大學時做報告的情況,遇到要繳交報告時,往往可以分出兩種類型的同學。一種是會早早開始蒐集資料的認真類型,另一種就是等朋友做得差不多了,借來參考一下的隨興類型。
可以想像,能夠從報告中獲益的是認真做報告的人。這些人不一定拿高分,但在親自蒐羅資料、歸納整理的過程中,會漸漸得出獨有的心得,也會比直接參考別人的報告更融會貫通。
如同一手的報告肯定比二手的報告來得貼近自己的想法,想要破除「該不該做什麼」的迷思,你要實際地去做,獲取自己專屬的經驗,而不是借用別人的人生報告做出自己的報告,借用別人的人生來決定自己的選擇。要知道,二手的人生很難是自己喜歡的人生,依照別人的方式過生活,往往會忘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畢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人生不是電腦報告,複製再貼上就會得到同樣的結果。
這跟旅遊中得到的體會相似,有些景色縱使圖片照得再美,解析度再高,還是要在親自見過後,那股立體感才會在腦中浮現出來。
好比去北海道之前我對雪沒什麼概念,看到電視中的雪景只能感受到白茫茫的一片,還有想像中一定很冷,無法體會為什麼有人說下雪的聲音是輕輕的噠噠聲。我是在那天實際踏上雪地後,才感受到一腳踩下就陷進去的感覺,耳朵也確實聽到輕雪噠噠地落在外套上。
從此以後,只要在電視上看到雪景,聽到踏雪的腳步聲,心中就能感受到當時的體驗,甚至連冷的感覺都好像浮現在周圍。此外,像是倫敦的街道、曼哈頓的高樓、巴黎的街景,這些時常在電影中出現的場景,都因為自己去過之後,腦中有了鮮豔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