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排寒保暖不能光吃溫熱性食物!中醫師傳授飲食3大原則+12字箴言,請務必牢記

2020-11-27 17:29

? 人氣

想排寒保暖該這樣吃!(圖/duncan_su@flickr)

想排寒保暖該這樣吃!(圖/duncan_su@flickr)

排寒保暖食養大法「十二字箴言」永遠是主軸

飲食是切身的生活大事,能夠在家自己執行,必須非常穩妥,戒「冰冷寒涼、燒烤炸辣、濫補濫清」,這十二字箴言永遠是排寒保暖的主軸。在這一主軸下,掌握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則,帶著覺知,進行每一次攝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排寒保暖的食養並非一味只吃溫熱性食物還得視天時地候、個人狀況,取得身體的最佳動態平衡。外界對排寒族常有諸多誤解,其一,就是以為我們只用發汗解表藥,只吃熱性的花椒、生薑、咖哩、肉桂、胡椒等,完全曲解並窄化排寒保暖的意涵。我們不只提拉體氣,最重要的是維持身心的平衡態;只要是身心當下需要的,都能有助啟動排寒反應,何須過用熱補?

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食養以平衡為標的

華人喜歡勸食,容易在人情之前失了分寸,或是體氣不足、情緒低落時,不易把持節度,口體之養就容易出狀況。基本上,飲食有三大原則:

1. 飲食有節:適當時機吃適當食物,分量也有所節制。

2. 飲食忌偏:日常以平性飲食為好,除非體質偏性大,必須以食材的偏性來矯正此偏性。例如,平素過食冰冷寒涼,宜以溫熱或發散性食材來矯正體質的偏性,以此調理。

3. 病後忌口:比如發燒中或發燒後,不食高蛋白質,否則容易復病。

此外,年有四季,日有四季,人體也有四季,人體在不同季節、不同時辰、不同人生階段,變動極大,也各自有其當下最佳的平衡態。在兼顧以上三大基本飲食原則下,因時因地因人彈性調整,而不是死守某個SOP,一條路走到黑。

以產婦為例,婦女生產傷精耗血,產婦的生理特點就是體虛發熱,這是失血後的陰虛內熱,不是一般以為的熱,當然不能以寒涼降火的飲食相加。不但如此,冬天坐月子與酷暑天在冷氣房坐月子大不同,考慮的層面必須更細緻。

又比方說,今年夏天特別酷熱,有位去台南玩的患者說自己吃了咖哩,MC提前七天報到。這位患者經過多年排寒,已不是一般習於冰冷寒涼飲食與冷氣房的冰棒體質,其溫熱的平衡態,在大暑天吃了熱性的咖哩,難免助火,以致經期提早。

所以說,平衡態會因時、因地、因人變動不休,不是簡單歸納那種人吃那種食物可以唬弄過去。

調整初期用猛劑以矯其弊 ── 以偏性治偏性

調整體質的初期,以食物的偏性來矯正體質的偏性,這個「初期」可能三、五年,也可能三、五個月,時間長短視個人「偏」的程度而定。

每人過去糟蹋史不同,有人長期夜宵,吃冰涼飲料、水果、牛奶,如此偏寒,自然得多花點時間矯正。

長期在冷氣房的人無力排汗,泡腳一段時間,再配合溫熱飲食,待體氣上來,自會啟動排寒。被寒氣傷得太深的人,排寒格外辛苦,可能要排寒保暖多年,才能回復到比較自然的平衡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