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中的分手應該可以說是一件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吧!或許身邊有很多交往許久,最後也進展成共組家庭的階段,但即便進入家庭也可能在浪漫的愛情感受上有破裂的機會,差別在於,當沒有結婚前的分手,是兩個人分道揚鑣的狀態,但結婚後的分手往往是住在一起,但心卻也決裂分開的分手。
所以說這些不同的分開都可以是一種心碎,之所以稱為心碎,我們的心確實會感到一股疼痛,讓我們虛弱、生了一場大病、失眠、憂鬱、毫無元氣過日子,這種心境狀態或許就是專屬於「心碎」後的症候群吧!這代表著背後某段關係的失落,這段關係越緊密,失落與心碎就越強,這段關係如果是浪漫熱情的愛的話失落也越強烈。
過去心理學家本愛情的樣貌分為許多元素,企圖告訴我們原來愛情有許多不同的型態,而每種型態都代表著我們面對感情的時候是如何經營的,如何延續,如何互動,又如何相互信賴。當然因為歷程不同,所以當分手失戀時,感受也會有所不同,有些關係的分開或許還有轉圜餘地,但有些關係的分開口能導致破碎翻臉的結果。當然翻不翻臉,心不心碎也都取決於我們談論分手時當下個別的狀態,是因為劈腿外遇而心碎,還是因為過多的爭吵,總是無法磨合生活而心碎。
自己是如何度過心碎的?
但不論自己是如何心碎的,我們都必須面對一段自我修復的心碎療傷期。很少人會公開討論彼此如何療癒自己,或是說如何幫自己度過心碎的階段,可能是因為很多人在面對心碎時,喜歡用一種類似於「解離」的方案來自我修復,這種方案就好像是把過去的感情暫時跟現在的自己做出切割,不要想起,不要提起,不要回憶,也不要面對最好,或許過了許久自己也就淡忘了感情了,心碎也就沒那麼嚴重了。
但事實上即便是如此,我們還是有許多各式各樣不同的方法,來幫自己度過心碎時刻。
心理學家Langeslag與Sanchez,嘗試去暸解三種因應心碎時刻的策略,對我們個人所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在生理上的影響。
這三個策略包含:
1. 重新對原本的關係形成負面評價
簡單來說,就是批評原本的伴侶,狠狠地數落他,減少對方在我們心裡中的定位與價值,我們也就沒那麼痛了。回頭想想我們會發現,原來自己浪費了這麼長的時間在渣人身上,真傻眼。有時候一直想負面的評價,讓我們對時間其實感覺更糟,但為了合理化分手的結果,這是我們常用的路數,長時間下來,這樣反而加速我們走出傷痛。
2. 重新對自己現有的情緒狀態評價
這種方式比較像是學習接受自己因為心碎而帶來的憂鬱,嘗試著去尋找心碎時會發生的狀況,嘗試去了解心碎是不可避免地低潮一陣子。當然自己也會嘗試去接納還想著前任,但也是著慢慢放手不去批評自己依然還有感覺。這種策略比較像慢慢在情感上淡化,但不帶過多對過去關係的批評。有時候我們會因為這樣發展出一種,感謝對方讓自己成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