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時被父母責罵,會委屈難伸。因為他們無法像父母一樣條理井然地陳述想法,即使能說話,也贏不了父母。於是他們採取相當原始的方法,也就是以不肯乖乖吃飯作為反抗。有時不肯配合餵食,一吃就吐,有時邊吃邊跑,有時含在嘴中不肯嚥下。孩子為了存活下來,於是採取自己的方式應對。
對於餵食孩子這件事,父母必須寬心以對。味覺較敏感而嚴重偏食的孩子,到了十歲左右,大多會逐漸好轉。孩子不願意吃特定的食物,是因為將該食物視為毒物。即使腦中知道媽媽餵的不是毒物,但嘗起味道後卻會如此認為。孩子表現出各種反抗的行為,只是為了避開毒物,這是他們生存的手段。面對有所苦衷的孩子,可以將他們不肯均衡攝取食物的行為,視為不聽話的表現嗎?孩子已經向媽媽傳達「我吃了這個可能會不舒服」的訊息,媽媽卻一意孤行,以為「均衡攝取才會健康長大」。如果堅持餵食,孩子將會採取最原始的方式與父母抗爭。
孩子不好好睡覺
對於不易入睡的嬰兒,應抱著他們哄睡,待孩子睡著後,再平放於棉被上。不過,如果總是放在手中哄睡,一旦習慣在手中入睡,之後平放於他處時,孩子可能容易從睡夢中醒來。
過了兩歲以後的孩子,最好讓他們和父母一起睡,培養他們的安全感。但是到了一定年紀後,如果孩子依然容易醒來,就必須培養孩子的前庭覺(又稱為前庭平衡覺,掌管著身體的平衡系統)、本體覺(是指能告訴我們關於位置、力量、方向和身體各部位的動作,以及有助於統合觸覺與前庭覺的一種感覺訊息),可降低孩子敏銳接受訊息的警醒程度(arousal level),以達到各種感覺之間的平衡。
有些孩子入睡時,無法忍受身體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只要稍微脫離舒服的睡姿,或是睡夢中覺得身體某個部位被壓住,就會感到不耐煩而醒來。一醒來,便難以再度入睡。得抱著或背著才肯入睡的孩子,也是其中一類。
父母應多讓這些孩子從事可培養平衡感的遊戲或運動。利用可以感覺到左右搖晃的玩具,或是可乘坐的遊樂設施,對於改善孩子過度敏感的知覺,將大有幫助。最近附有兒童遊樂區的咖啡館或室內遊樂場,都有不少相關設施。在家也可以將孩子放在毛毯上輕輕搖動,或是玩包飯捲遊戲,用棉被將孩子全身包住,團團捲起,再團團打開。
一般孩子討厭睡覺的原因,在於閉上眼睛後會覺得害怕,或是睡覺時無法繼續某些媽媽會對尚處幼兒期的孩子說明「生長激素」的功能,強調及早入睡的重要性。這並不值得鼓勵。玩耍。此時,比起用各種話語說服孩子,倒不如每天帶著孩子重複入睡的行為,幫助孩子養成習慣。
● 線上小測驗:爸爸媽媽們來測測看「自己是不是一位會對孩子暴怒的父母呢?」→http://bit.ly/2ysEzkr
作者簡介| 吳恩瑛
韓國親子教養首席專家,精神科及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延世大學醫學院碩士,高麗大學研究所醫學博士。現任延世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吳恩瑛兒童青少年診所及學習發展研究所院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三采文化《再也不當吼爸吼媽:決定孩子一生的情緒教養課》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