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科學園區成立30多年,這幾年面臨人才內有推力、外有拉力的窘境,找不到人才,已經不只是個別企業的難題,甚至也將危害國家經濟發展!
近年來,人才赤字已被認為是台灣的國安問題。這個現象連號稱最多科技新貴、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竹科園區也不能倖免。
竹科是台灣的經濟命脈,更是科技業的火車頭。這裡超過七成的產業是半導體,創造2.3兆元產值,占GDP總額的13%。如果連這裡都缺人才,台灣的經濟優勢恐怕剩不了幾年。
竹科人才荒到底多嚴重?《遠見雜誌》直擊現場。許多廠商反應,為了找人,徵才活動辦得比過去更多、更勤,仍然招不滿人。
2017年9月,竹科舉辦徵人活動,一口氣提供7000個職缺,數量多得引人注意。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何啟聖就說,這兩年,他們在竹科舉辦徵人活動,從過去半年一次,增加到目前一季兩、三次,每次有30~50家、占竹科1/10的廠商參加,約提供2000個職缺。
「這兩年,竹科廠商總說人才難找,聽得我耳朵都要長繭了,」104資訊科技公司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打趣地說。
招不到人才 高階、基層技術最缺
打開104人力銀行網站,竹科工作機會占了150個網頁,職缺超過3600個,包含研發、生產製造、業務等類別,幾乎每一家公司都缺人才。
對照主計總處的資料,這些民間的求才廣告並不誇張。從官方統計的2002年開始,竹科職缺數始終徘徊在3000-7000多個,細究其項目,最缺的是包括工程師在內的高階專業人員,以及基層的技藝和機械技術人員。
十多年來,研發工程師等高階專業人員職缺比率在五至七成間,技藝、技術人員缺則超過兩成,前者需求是後者的兩倍以上。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觀察新竹縣市科技廠商,也有類似發現。他們表示,廠商最需要工程師類的高階人員,及助理工程師、技術員的基層工作人員,這兩類懸缺數最多,與竹科人才需求雷同。
扣除台積電 科學園區逐步衰退
「竹科人才需求呈現M型化!」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副教授陳燦耀如此表示。
曾經任職於台積電研發處的陳燦耀分析,其實M型化的現象已經存在十多年,只是過去景氣好,廠商爭取眼前的訂單與利潤都來不及,忽略延攬人才,開發創新產業,現在到了正視的時候。
雖然竹科因為部分生產線移到中科、南科,近兩年來整體營業額下滑約5%,但是,觀察三大科學園區近十年表現,的確已發生人才不足、分布不均、而且過度集中特定大廠的問題。
其實,景氣差,加上人才不足,三大科技園區的營業額已經下滑。儘管科技部發布新聞表示,三大園區去年營業額及出口額分別為2.37兆、1.5兆,比前年成長了2.94%和9.91%,雙雙創下1980年園區設立以來的歷史新高,但是,如果扣除一枝獨秀的台積電,就能發現三大園區其他廠商營業額衰退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