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噗!吧噗!」熟悉的喇叭聲響起,冰淇淋的香甜隨之飄散。攤車旁早已圍了許多男女老幼,準備來上一球冰淇淋解解這盛夏的暑氣。小販俐落地挖出一球又一球完美的圓、堆在錐形餅乾上,叫人吃在嘴裡、甜在心裡。而這每一張心滿意足的臉龐,就成了夏日最清涼的一道風景。
台灣人愛吃冰,無論是裝潢氣派明亮的冰淇淋專賣店,還是充滿濃濃古早味的傳統吧噗攤車,不分四季都能看見絡繹不絕的人潮,就連火鍋店、燒肉店也都打出貴價冰淇淋作為攬客手段。但不管是什麼樣繽紛香甜的口味,若沒有「冰杓」這位重要功臣的輔助,冰淇淋的美好滋味便無法傳遞到你我口中。
敲敲打打到深夜、一天只睡三小時!為了孩子,再苦也要撐下去……
為了尋訪冰杓身世,我們循著陣陣響亮的敲擊聲,來到彰化花壇的一間老舊三合院內,一位老師傅的身影隨即映入眼簾。只見他佈滿皺紋的雙手正熟練地用鎚子敲打著薄薄的銅片,別看他年紀大、動作可不馬虎,才一會兒工夫就將原本滿是凹凸痕跡的銅片變為光滑的圓——他是黃有信,全台灣僅存的手工冰杓師傅。
自小罹患小兒麻痺的黃有信,年輕時求職四處碰壁,只能做些家庭代工過活。二十歲那年因緣際會當了手工冰杓的學徒,自此開始他數十載的敲打人生。「小時候的印象是,爸爸都是從早上做到深夜兩、三點,早上五、六點就騎腳踏車出去賣冰杓。」黃有信的兒子黃國樑從小就看著父親敲敲打打,不僅天剛亮就得出門,甚至不辭千里到竹南、苗栗一帶做生意,就靠著做手工冰杓養大六個孩子。
幾十年下來,黃有信製作的冰杓超過十萬隻,底部「彰化 吉」的字樣便是他的正字標記,更象徵他堅持手工的職人精神。
人家在防空演習,他在撿子彈!巧手改造成獨一無二冰杓工具
隻手可握的冰杓,體積不大、結構簡易,主要由把手和銅碗組成。把手部分都由機器鑄造,難度並不高,但銅碗品質高低可說是整個冰杓的靈魂,更考驗師傅的真功夫。
「如果尺寸要做兩寸半的,就要從三寸半、三寸打到兩寸五,從大槌到小,製作過程很麻煩。」老師傅將小小銅片固定在鋼模凹槽中,用鐵鎚反覆大力敲擊,原本平坦的銅片在鐵鎚揮舞的身影間逐漸形成弧度,至少得花上半小時才能成形,且須經過不斷修正才化身為平滑光亮的半圓形。黃國樑說,銅碗製作過程需要高度專注力與耐心,得依序在至少三種不同大小的鋼模上反覆敲打,若是表面不平、弧度不美,統統不及格!
有別於工廠中自動化的機器,黃有信除了親手打造一個個冰杓,這些伴他多年的謀生工具也多半出自他手,且幾十年來不曾更換過。「像這個是以前日治時代他躲防空演習時,去撿子彈來做成的工具。」不管是手動鑽孔器還是木柄銼刀,這些老戰友都是黃有信按照自己熟悉的姿勢與習慣做出,用來不但順手、更增添歲月濃縮成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