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代人想買木家具,總選國外品牌?台中師傅揮汗深耕60年,品質大勝國外啊!

2017-11-24 09:50

? 人氣

北歐設計的簡約書櫃、日本的精雕漆器碗盤、美國壁爐邊的老奶奶搖椅……你可知道,這些東西過去都出自台灣的工廠?台灣曾是世界知名的木工大國,如今這產業卻因為產業外移、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漸漸沒落。為了不讓這麼好的老技藝失傳,這群人走訪全台,寫下最真實的見聞。

江隆煙的跳台工廠,像是現今流行的個人工作室,將自家透天厝旁的挑高倉庫安上幾個架子放進機台,就是工廠了。人生過一甲子,入行四十年,聽聞很多在大學授課的木工老師都景仰他,低頭笑說是嗎,似知未知,等那麼一下又抬眼:「我認識啊,很多人都帶學生來我這裡看過。啊不過,這也沒什麼啦。」不是謙虛,因為木器的車床加工,現今多交給規模大的工廠製作了,但偏偏熟知箇中巧妙的科班教授、木藝創作者都發現了這個台中豐原地區僅存的傳統跳台工廠。傳聞自此成了傳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圖/行人提供)
(圖/行人提供)

奇一,是奇景。別的木工廠大小機具、工作檯、原木料,一望可分,在這裡,只見整屋麵條似的螺旋狀木屑,也不是慢慢堆起,跳台一啟動,被高轉速挖刨出的木屑有如電焊時的火花四射,沒兩下功夫,機台旁各個都成了堆木屑人。「這很好躺耶。」江隆煙要眾人用手壓一壓木屑堆,這一壓,木屑堆裡突然出現一個身形、穿著和江隆煙一樣的人,也是戴著口罩瞇著眼笑。「哦,那我弟弟啦。」

不見工具、不見人影,只在此山中。妙的是,不懂門道的外人木深不知處,師傅卻練就大海撈針絕活,角落裡身子一縮,從同樣都是圓形的木片裡撈出模具,巧手一撥,粉塵飛散浮現一排排尺寸不一的鑽頭。「咦?這是……」眼前冒出幾個很熟悉又不知在哪裡看過的旋鈕,「哦!那是我的拉滴歐(Radio)啦!我們這裡很小,真的沒有什麼。」

奇事:這哪有什麼功夫

跳台又稱bowl台,用來車製木碗盤杯等基本的圓形物件,但為什麼叫跳台?「就是這樣啊!」江隆煙突然輕巧地從機台這頭跳到那頭,車盤內又車盤底,眾人大悟驚呼,他又安上圓木片、架好長鑽頭,打開機器,將鑽頭對準盤心,沿著跳台特殊的模具移動,喀隆嘎叱聲中,盤裡一圈又一圈漣漪泛起,看得人心裡都開出一朵花來。「好神奇!」「哈,這又沒什麼。」

高手不說,拿出瞬間成型的木盤就好。現在的大型車床,是機器不動,木料進出;但傳統跳台正好相反,固定好木料,接著是一連串真功夫的開展。只見頗有重量的長鑽頭在師傅手中穩當地巧妙應對機器的轉速力量,還能隨心所欲控制刀鑽方向刨出精準的圓潤。更別說不分角材、板材、尺寸大小,對他來說都不成問題,只要角度抓得穩,機器控制得當,不讓過快的轉速磨熱燒黑木頭。問他要怎麼知道做好了:「看就知道了,我這是工作四十年的眼睛。」對老練的師父來說,經驗之道就是眉角餘光。彼時渴求專業技術者眾,他唯一拒絕過的訂單就是高窄型的杯子,鑽得深但看不見,無法檢視其中的細緻度。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行人《成材的木,成器的人:台灣木職人的記憶與技藝》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