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原料配方不同,為何美國威士忌喝起來都很像?釀造過程大揭密,關鍵原來在這步驟

2021-05-15 10:30

? 人氣

感官訓練專業人士也難以分辨

這一套實驗方法和流程由戴維斯分校的倫理委員會(Institutioanl Review Board)核准,堪稱嚴謹之至。風味判識結果經各種統計方法的分析之後,發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酒款若來自不同的酒廠或不同的酒齡,可辨識出明顯的風味差異

2、波本和裸麥威士忌這兩種依常理應該很容易分辨的酒種,居然出現十分離散的結果,如金賓的Old Overholt Rye、Jim Beam Rye、Basil Hayden's Bourbon和四玫瑰的Yellow Label Bourbon,4支不同的酒種彼此非常相似,不過水牛足跡Sazerac Rye、金賓的Knob Creek Rye、Black Bourbon和Old Forester Bourbon,同樣是4款酒,差異又十分明顯。

3、難以找到來自穀物配方的感官差異,也就是說,如果經過感官訓練的專業人士都無法判斷,一般消費者可能更加困難了。

即使是同一種酒種,變因仍非常大

這幾個結論讓我們思考,儘管美威規範超級繁複,總共區分出41種酒種,但酒種的彈性極大,例如波本威士忌的原料可能是51%的玉米,也可能是100%;熟陳2年以上都可標示為straight,4年以上還無須標示酒齡;加上把製作、熟陳2年以上,但來自不同酒廠的原酒調和裝瓶,同樣也稱為straight。顯然就算同一個酒種,仍充滿變異因素,在在都增加了辨識的難度。

更重要的是,從原料到裝瓶的威士忌製程中,除了穀物配方,還有許多因素影響瓶中風味,如酒廠獨特的酵母菌株、不同酒廠取出的新酒酒精度、橡木桶的橡木處理和燒烤程度、入桶酒精度、存酒倉庫的木桶堆疊方式和熟陳環境,以及裝瓶前的調配等。論文的結論並沒有將這些因素獨立討論,而是隱藏在結論1,也就是綜合考慮下,不同酒廠或不同酒齡的酒,其風味差異可明顯分辨出來,隱而未宣的是,原料—包括穀物配方的差異,在後續的製程中逐漸被抹去。

蘇格蘭威士忌同中求異 美國則異中求同

這個結果一點都不讓我意外。我嘗言,蘇格蘭威士忌和美國威士忌在製作時有一個最大的差別,蘇威是「同中求異」,美威則是「異中求同」,此話怎講?蘇威的穀物、酵母來源相同,幾乎都採二次蒸餾,但利用蒸餾取酒心的變化,以及橡木桶和熟陳環境的差異,製作出風味不同的威士忌美威呢?穀物配方不同、酵母菌株不同,但一般都使用連續式蒸餾和加倍器(doubler)取出酒心,再使用全新燒烤的橡木桶以及大型層架式倉庫來快速粹取橡木桶物質,最後製作出風味相近的威士忌,不是嗎?

便因為如此,美威的飲酒方式和蘇威有所區隔,豪邁的用shot杯一飲而盡,或是加水、加冰塊、調製雞尾酒,都是常見的喝法,也是美國成為全球威士忌消耗大國的原因之一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美國威士忌的配方為什麼難以辨別?原來是因為釀造過程抹去了原料特色?)

責任編輯/陳怡蓁

風傳媒提醒:飲酒過量,有害健康,酒後請勿開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