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二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承接中國組織部交辦的研究案,研究課題正是中國夢,趙汀陽也成為研究課題中發言最為積極者。在大國崛起的年代裡,像趙汀楊這樣的學者不在少數,甚至也有人帶著激情重新評估朝貢體系。天下,從電影裡將秦始皇專制合理化的劇情延伸為從中國本位出發的世界政治秩序想像。
重塑孔子
大國崛起的年代裡,人們看到的是秦始皇的天下霸業而非他的無道,與此相同的是孔子。孔子在文革時期的「批林批孔」運動當中受到嚴厲批判,三十多年後形象大逆轉,成為強國的支柱。
二〇一〇年,《孔子:決戰春秋》上映,導演是中國電視劇的重要導演胡玫,轟動一時的《雍正王朝》(一九九七)與《漢武大帝》(二〇〇四)、《喬家大院》(二〇〇六)正是她執導的作品。三部都是歷史劇,前兩部作品都強調賢明君主透過改革強化中央力量,進而創建偉業的過程。在胡玫眼中,歷史劇無論是雍正或是漢武大帝,都應從「新歷史主義」的觀點出發,她所謂的新歷史主義就是用現代人的眼光看歷史。現代人的眼光到底是什麼?
在胡玫的歷史劇裡,不約而同著重歷史主角個人的性格、處境、判斷與決策,而她所選取的歷史主角都是造就偉業的皇帝或是追求國家變革之道的商賈。就像《雍正王朝》與《漢武大帝》裡的雍正與漢武帝透過宮廷鬥爭,穩固權力進而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終創偉業,這與《英雄》有異曲同工之妙。《喬家大院》雖然轉以商人為主角,談的卻是商人謀思以商富國之道。
大國崛起時代的孔子
《孔子》裡的孔子,在魯國除收徒傳道之外,也獲魯王的賞識,漸次提拔至代國相,主政之後的孔子,在夾谷之會的齊魯君主會談中,展現軍事謀略與外交談判長才,向齊國要回了魯國的利益。從政後的孔子聲譽卓著,不過,他廢三桓的主張,卻因此得罪大臣季康子因而被迫離開魯國周遊列國。其間,曾獲其他君主之邀暢談何為理想的天下,但在各國對峙、上下交相賊的年代裡,他的理想只能是耳邊風。更多時候,他和追隨的弟子們歷經飢寒甚至為軍隊所追殺,但他仍在困頓之際著書立說。孔子周遊列國從知天命的五十五歲到白髮斑斑的六十八歲。最終,也已垂垂老矣的季康子召回,孔子才踏上魯國的土地。
胡玫之所以拍《孔子》,理由在於「改革開放三十年,國學重新回到我們身邊。⋯⋯孔子這個我們為之驕傲的思想家、偉人又重新回到我們的祖國」。胡玫沒有解釋的是為什麼這個思想家在電影裡卻成為為了政治理想不斷奔走的老人?胡玫的丈夫、國家主義色彩鮮明的政治評論家何新在他所寫的《聖者˙孔子傳》(二○一四)恰好對此提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