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在去年底以九十之齡去世,這象徵一位在台灣文學界的詩人、散文家、翻譯家的殞落。而在那天,從文壇、媒體、社交平台上都紛紛悼念,但說到余光中你想到他哪些作品呢?就讓我們帶你一同回味吧!
作者: 余光中 出版社:九歌
余光中的散文處女作《左手的繆思》,余光中認為,他的正業是寫詩:「這隻右手不斷燃香,向詩的繆思。可是僅飲汨羅江水是不能果腹的。漸漸地,右手休息一下,讓左手寫點散文。」而這本《左手的繆思》更成為他散文的代名詞,雖自謙散文是副產,但書中收錄了知性與感性兼具、令人讚嘆的美文。
從余光中的文字中能看見散文的美學,他學貫中西,以文為論,有豐富的知識,他的詩和散文獨創一格,文字生動,文采亮麗,意境清新,激動人心,余光中自己也說:「我嘗試把中國的文字壓縮、壓扁、搥扁、拉長、磨利,把它拆開又拼攏,折來且疊去,為了試驗它的速度,密度和彈性。我的理想是要讓中國的文字,在變化各殊的句法中,交響成一個大樂隊,而作家的筆應該一擇百就,如交響樂的指揮杖。」
作者: 余光中 出版社:九歌
《聽聽那冷雨》是余光中四十三歲到四十六歲之間的文集,其中的二十八篇文章,從抒情的〈聽聽那冷雨〉到幽默的〈借錢的境界〉,書中藉由雨景產生思潮而懷鄉。文章以微寒潮濕的春雨代表著心境,並以雨聲、雨景,回憶自己半生漂泊的經歷,文中引用了許多古人詩詞,以襯托出對故國山水以及傳統文化的追思、向往之情。
余光中的散文功力在《聽聽那冷雨》中發揮的淋漓盡致,小編非常喜歡這本書,內容運用大量的修辭技巧,生動的比喻、勻稱的對偶、和諧的疊字…等,內容也讚歎著漢字象形的精彩,「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瀝淅瀝淅瀝」一連串的疊字,表現出聽覺的美,一陣雨讓余光中寫出了這麼多,利用「雨」在視覺、聽覺都製造了滿滿的詩意,讓人再次讚嘆中國文字藝術之美。
作者: 余光中 出版社:九歌
余光中:「如果讀友要讀我的詩,就讀《白玉苦瓜》」
《白玉苦瓜》是余光中詩歌集中最暢銷的代表作。書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有:〈江湖上〉、〈小時候〉、〈民歌手〉、〈車過枋寮〉、〈鄉愁四韻〉、〈白玉苦瓜〉。羅大佑、李泰祥等音樂人曾將他的詩譜成民謠傳唱。除了前三首為在美國的作品,其餘均是民國六十年回國之後在廈門街二樓的大書房裡,那扇的窗口下寫成的,主題横跨鄉愁、情感、人生、命運,寫出出心境開闊的感覺。
白玉苦瓜,是一件家喻戶曉的國寶玉器。余光中先生在詩中對此國寶描述了一番,讚頌了傳統文化之美,讚美他與祖國密不可分之,也將台灣與大陸不可分割的血脈關係牽了起來,進而歌頌了台灣人民努力求生存的一面,看著看著,讓小編對於文化層面的議題更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