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員不完全客觀,別照單全收
應該熟悉證券業的生態後,再接觸證券公司提供的分析資料 ; 首先,證券分析員是在公司領薪的上班族,因此他們也一樣希望升遷與加薪。
證券分析員如果想加薪,就需要認真製作分析資料,但最重要的不是自身的競爭力,而是他負責分析的產業,經營狀況必須很好才行。假設負責汽車業,當汽車業的經營狀況良好時,大家都會以正面的角度談論汽車產業,等股價上漲時,該名分析員才有機會加薪。反之,無論個人能力有多優秀,若是產業的經營狀況太差,想投資的人數會降低,分析員反而會被降薪。
所以為了提高自己的身價、讓自己負責的產業與公司受到矚目,比提出好的分析報告更實際。況且,分析許多人都不看好的產業時,有誰會買單呢?因此,對市面上的分析資料,千萬不能抱持「既然是專家寫的,應該沒錯!」「畢竟他在這個領域工作很久,應該很清楚吧!」的想法,全盤照收。
不久前,看到分析員原本對某個產業抱持悲觀的看法,但當股價暴漲時,分析員立刻改變立場。畢竟分析員得知行情後,才改變看法,怎麼會可能準確呢?過沒多久,相關產業的股價受挫,該分析員再次放馬後炮,提出悲觀的報告書。
在股市中,經常發生這類情況,還有分析員自己也不敢投資某間公司,但撰寫報告時,卻會考慮與客戶之間的利害關係。舉例來說,在分析報告中,會提到「期待持續成長」、「持之以恆的成長」等內容,只為了顧及與客戶間的關係,或者很可能只是一種形式。假設分析報告指出某支股票「股價低迷」,但當股價上漲時,可能會解釋為「長期被低估」因此,對這類資料都必須多加留意。
分析員會以自認為合理的本益比,乘上該公司的現有淨利或未來預期的淨利,所得出的數值,來設定目標價,但這時就會發生問題。該公司未來的獲利沒人能精準知道,因此會用合理倍數(PER與PBR)來計算,但合理的標準是由誰來定、市場是否認同合理倍數等,都有爭議。
不少人在投資時,都不考慮公司的市場影響力、專利、通路、品牌形象等,而是利用淨利或未來兩季預期淨利,乘上自認為合理的淨利率後,算出合理價與目標價。雖然參考公司近兩季的淨利,可以有某種程度的預測,但超過2年的數值是無法預測的。因此,要預測往後幾年的合理價與目標價,是一件極度困難的事。
公司的價值與日後的淨利,主要是由公司的無形價值、品牌認知度、通路、技術、產品設計、行銷等能力共同創造出來的。不過,只憑下一季或兩季的預期淨利要如何算出一家公司的合理股價呢?靠去年的淨利預測明年的淨利,是一件荒謬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