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向盟軍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降書,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畫上句號。傳統觀點認為,廣島、長崎兩地遭美軍原子彈轟炸,是日本決定無條件投降的原因,不過日裔美國歷史學家長谷川毅就提出,蘇聯對日參戰,是更重要的原因。
要敘述蘇聯在此事的影響,首先要談到1941年4月,大戰期間簽訂的「蘇日中立條約」。日蘇其時雖然彼此敵對,但「條約」得以令雙方抽出在滿洲里、蒙古等地的軍隊,令蘇聯可以專心對付歐洲納粹德軍,日本則可以一路向南擴張,進軍東南亞,無需再顧慮北方的蘇聯。
1945年2月,史達林在雅爾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中,同意蘇聯紅軍將在德國投降後「兩、三個月」,加入盟軍對日作戰。就在8月9日,長崎原爆前的凌晨,160 萬蘇聯紅軍終於對日本控制的滿洲發動襲擊,展開「八月風暴行動」(Operation August Storm)。著有「廣島長崎」一書的澳洲歷史學家 Paul Ham 研究日本高層會議紀錄指,軍事參議院(Supreme War Council)對同日原爆一事漠不關心,反而全神討論蘇聯入侵。報告「長崎被一顆新款『特殊』炸彈摧毀」消息的人員,收到的回覆只是「謝謝,快走」。
不是原子彈!蘇聯入侵才是日本投降關鍵
認同對於日本投降,蘇聯入侵遠比原子彈重要的長谷川,認為時序上日本是在紅軍進犯後決定投降,而非直接因為數日前廣島原爆。他引用日本的歷史學家麻田貞雄見解,認為長崎原爆對戰略影響微乎其微。長谷川指,戰爭期間東京在內許多日本城市均遭轟炸機轟炸,日本人早習以為常,原子彈對他們來說只是轟炸規模提升,並非新威脅。美國前國防部長、二戰時開發轟炸機後勤系統的 Robert McNamara 亦曾稱:「對1945年夏末的日本軍方領導層而言,引入一款能摧毀城市的武器,不會特別令他們震驚或意外。」
長谷川2005年的專書 Racing the Enemy,提及日本軍方對蘇聯紅軍的擔憂。早在1930年代末,日軍兩度於滿洲邊境跟蘇聯爆發衝突均以失敗告終。因此軍方認為,面對紅軍新戰線,日軍再作抵抗亦徒勞無功。而1945年7月間,日本一直希望蘇聯能居中協調自己與盟國達成和平協議,但蘇聯參戰,寄望落空,日本只好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無條件投降要求。
1945年7月28日前擔任關東軍參謀副長,後來擔任內閣綜合計劃局長官的陸軍中將池田純久,對在滿州活動的關東軍情況瞭如指掌。池田相信蘇聯參戰,等於日本敗局已定:「聽到蘇聯參戰的消息,我覺得我們再沒有機會了。」長谷川指,關東軍自 1944年後半年起,便一直將部隊、裝備及彈藥轉移回日本以防衛本土,軍隊只是虛有其表。池田又經常對關東軍司令提出:「假如蘇聯參戰,日本便永遠無法繼續戰爭。」戰況亦如其所言,紅軍自對日作戰開始後20日已抵達奉天、長春及齊齊哈爾、兩週內已開始襲擊日本海岸附近島嶼。
長谷川表示,日皇及政府內部的主和派別當時急於終戰,是期望美國人對待日本會比蘇聯人更仁慈。長谷川指,即使兩次原彈爆炸,廣島、長崎14萬、8萬人死亡,帝國總司令部仍認為,若能保有提供戰爭資源的滿洲及朝鮮控制權,日本軍隊依然可以抵禦盟軍入侵。然而,蘇聯發動襲擊,便把軍方領袖的假設打破。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CUP(原標題:日本投降原因 — 蘇聯參戰比原子彈更重要?)
責任編輯/邱劭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