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際關係多成功,取決於認知邊界的廣度

2018-03-02 12:27

? 人氣

「認知邊界」是什麼?所謂認知邊界,指的是我們根據過去人生經驗而對世界所描繪出的規則與界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換句話說,我們與外在的互動,其實是主觀詮釋後的反應。也因為主觀詮釋將影響我們的反應,所以若能對別人行為有更廣泛的詮釋解讀力,你就能有越圓融的應對反應。

但,這是什麼意思呢?

有人還記得駭客任務(The Matrix)第一集的最後嗎?Neo本來一直是軟弱的可憐蟲,到處逃跑著。但在最後他終於領悟了自己所處的世界不是真的,全都只是電腦程式碼。而當他能看穿這一點,對於世界的認知突然就大不相同了。他開始可以直接看到母體的程式碼並進行修改,於是就取得了超乎原本的力量。這就是所謂認知邊界拓展後的改變。

但大家可能會說:真實人生又不是電影,我的認知邊界就算拓展了,湯匙也不可能彎曲啊?
 
對,在現實世界中認知邊界就算拓展,湯匙還是湯匙,也沒有母體這東西存在。可是當你的認知邊界被拓展後,你就有辦法能「拉高視野」。而能拉高視野的人,其實會有類似可以窺見母體運作的能力─意思就是搞清楚了世界運作的本質。而這部分我覺得非常重要。因為世界運作的本質懂得越多,你應對別人的方式會開始不同,人生結果就可能有所差異。

這個來打個比方吧。像過年時,大家總會碰到很討厭的親戚。他們老問你「怎麼還不結婚?」、然後叫你「不要這麼挑」、或是問你「何時生小孩?」、「薪水有多少?」,完全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大部分人在碰到這類親戚時,心裡其實都很氣。可能在心裡OS:「這些事情干你屁事?」但對方畢竟是長輩,你不敢真罵出來,只敢在心裡隱忍,最後氣得要死,談話結束時可能手還一直抖。越不敢反擊,下次就越拚命躲著他;不然就是忍功不夠好,被問到最後,實在忍不住講了一兩句很衝的話,結果變成對方跳起來不爽。無論哪一種狀況,對人際關係的影響都極度負面。

但面對此問題,若「認知邊界」能拓展,問題就會大不相同。

你會氣,會想反擊,是因為在「你的主觀認知」中,會覺得對方是「故意」想找你麻煩、想羞辱你、所以你心裡會很氣。可是如果我跟你講,對方未必就是心存惡意呢?會問這些話的人,有一定比例根本只是有社交障礙。他很想跟你建立友善的關係,但因為不知道年輕人的話題,所以只好亂問一些問題(就像國小的小男生想吸引女生注意,卻只會拉對方頭髮)。再不然,有些長輩問話,其實只是一種「防禦型的關心」—意思就是說自覺該對小輩關切些什麼,可是又不知道能做什麼,而且也沒有真想做什麼太複雜的事情,所以就透過這些問題來「表達」他的關心。最少,之後他還能安慰自己:「我也是很努力想關懷他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