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先來定義一下「單字量」這三個字。我們可以把學習一個「單字」分為五層能力階段:
看到英文的language這個字,你知道它的意思叫做「語言」,這是第一層能力:理解。這代表你會用這個單字嗎?不一定。
看到英文的language這個字,你能夠把它讀出來,這是第二層能力:閱讀。這代表你會用這個單字嗎?也不一定。
看到英文的language這個字,你能夠造個句子或把它放在對話裡,比如說I speak 5 languages(我會說5種語言),這是第三層能力:模擬應用。
到了一個社交場合,外國人問你How many languages do you speak? 你本來可能不太記得language這個英文字怎麼說,但是因為對方問你這個問題,提示你把這個字想起來了,可以馬上反應I speak 2 languages.,這是第四層能力:被動的真實應用。多益、日檢的聽力和閱讀考試,考的就是這一層。
到了一個社交場合,你看到一位外國人跟A說中文、跟B說日文、轉過身來跟C說法文、迎面而來一個朋友跟他用西班牙文打招呼他也可以應對,你好奇地走上前去問他:How many languages do you speak? 這是難度最高的,因為你沒有文字可以看,也沒有一個人先用language這個字問你一個問題讓你照答,你就能說得出來How many languages do you speak?,這是第五層能力:主動的真實應用。
我認為講一個人的「單字量」有多少,應該要看他能夠在第四、第五層能力「主動的真實應用」的單字有多少。
所以這個篇章我們要談的,也就是「如何增加第四、五層能力的單字量」。
平常生活如何增加第四、五層能力的單字量?
第一層到第三層,說穿了就是紙筆考試能力,大部分的台灣學習者都很會了。
第四到第五層,是人生當中最需要、但卻是最多學習者卡關的部分。很多學習者的第一層到第三層都已經非常多了,但因為到了四、五層什麼都說不出來,就誤以為是一到三層不夠多,所以又退回去背書讀書參加考試,意圖增加一到三層的量,這完全是本末倒置。
要把第一到三層的量提升到第四、五層,很像是你要把冰箱裡面的食材拿出來搭配組合,創造一道可以端上桌的菜。
平常生活當中你要怎麼製造練習特定單字的機會呢?
1.自言自語
例如我的法文學到一些日常生活的動詞,「穿衣服」的「穿」這個動詞變化特別難記,早上打開衣櫃要選衣服的時候,我可以用我正在學的法文跟自己說「我今天要穿什麼呢?」「穿這件去拜訪客戶適合嗎?」「還是穿這件紅色的好了」看起來有點蠢,反正重點是讓一樣的單字(穿)一直重複從嘴巴裡面冒出來就對了,主動輸出越多次,這個單字就越有機會進到第五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