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組團去打仗
但是皇帝一個人掌握了軍權,不等於他也能一個人訓練、管理和指揮天下的軍隊。一旦有了戰事,讓皇帝一個人帶兵打仗更不可能 ; 平時駐防操練,戰時出征打仗,還是要靠武將。
各地(尤其是邊境地區)不能沒有兵,有兵不能沒有將;但是地方兵力強盛了皇帝會擔心,武將長期在外帶兵皇帝會更擔心。這個矛盾怎麼解決呢?趙匡胤早就想好了對策!
宋代國家的主要精銳部隊是禁軍,也就是皇帝的親軍。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又「罷藩鎮,收其精兵」,把各地軍隊中的精兵猛將都抽調到禁軍中來,借此削弱了地方武裝,同時也使禁軍成為大宋朝最強大的一支軍隊。但這還不夠,趙匡胤又把禁軍的主要兵力集中在東京城和周邊地區,使駐守京師的軍隊數量多於地方的任何一支軍隊,足以彈壓任何反叛。
而駐守在京城的軍隊也被分為城內城外兩部分,並且週邊之外還有週邊,這些軍隊各自獨立,互不統屬而又互相牽制,相互之間勢力均衡,最終都被皇帝一人牢牢地掌握在手裡,為保衛皇權效命,這就叫作「內外相制」。
再說兵和將的矛盾,解決這個問題趙匡胤用的是「更戍法」。對「更戍法」最冠冕堂皇的解釋是:廣大戰士們啊,你們長久地駐紮在一個地方,難免會懶惰!而且讓你們總是駐守在邊遠貧困的地方,既不公平,朕也不忍心呐!再說了,咱當兵的人就是要艱苦奮鬥、勤學苦練,刻苦鑽研軍事知識,廣泛瞭解山川地理嘛!所以讓大家經常換換防,調動調動,也是對大家的愛護和鍛鍊嘛!
有了這麼充分的理由,大宋將士們當然不好推辭,只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東奔西跑、南來北往,每隔一兩年就要調防一次,疲於奔命。不過兵調將不調,武將們剛和這一批士兵混熟,他們就被「更戍」到不知什麼地方去了,又來了一批新兵。而且大宋朝對武將還有「轉員」制度,名義上是升官,但同樣是一升官就被調離原部隊,又到一個新地方,面對新的上司下屬去了。
有這兩種方法,就做到了「將不得專其兵」——武將們沒有自己親身訓練、指揮得力的軍隊,更談不上有忠於自己的嫡系,何談造反?但也正因為有這兩種方法,同時也就造成了大宋朝「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局面——軍隊和將官之間互不瞭解,甚至誰都不認識誰。
那麼,一旦真的發生了戰事,仗要怎麼打呢?很簡單,兵是現成的,將也是現成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把兵和將湊在一起,臨時組個團,不就可以出征了嗎?
自毀長城為哪般
臨敵上陣,將官是從東邊差遣的,士兵是從西邊抽調的,甚至有時候軍隊統帥竟是文臣,更有甚者還有宦官(北宋末年的權宦,「六賊」之一童貫就做到了全軍最高統帥,並曾率軍對遼國作戰,吃了大敗仗),就算是高級將領,也可能是「環衛官」(即左右金吾衛等十六衛上將軍、大將軍、將軍等武散官),屬於手下無兵的空頭將軍,更加和士兵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