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蘭陽博物館很不一樣。形狀各異的巨型絲織品自天花板垂掛而下,陽光灑在層層疊疊的薄透布幔上,看起來格外溫和,就像幫整個大廳上了柔焦濾鏡。
今期展覽「絲法自然 天地有我」是由旅美藝術家孫采華(Ines Sun)、日本染織大師伊豆藏明彥(Akihiko Izukura)和蘭陽博物館團隊,紐約、京都、宜蘭三地串連,所共同策劃而成。除了主要展出地蘭陽博物館外,壯圍張宅、台北紫藤廬皆有作品展出。
絲織大師尊崇自然的工藝哲學
大廳內的絲質作品,通通都出自大師伊豆藏明彥之手。年已過七旬的伊豆藏,出身於京都國寶級和服織藝「西陣織」的世家。在高度機械化、傳統和服式微的時代,伊豆藏仍秉著工藝精神,堅持純手工織染。他傳承家族企業卻不拘泥於傳統,一生鑽研各式創新編織法,並富實驗精神的以昆蟲、植物做天然染料,近年甚至跨界創作大型藝術裝置,宣揚崇敬自然的理念,屢屢受邀到世界各地參展。
開幕式上,伊豆藏的致詞簡短到大家還來不及回神就結束了,他只說:「我幾乎什麼事都沒做,就開了一個展,非常感謝大家。」寥寥數語簡短而有力,一如他的藝術作品從不過度修飾、盡量保持質樸,卻飽含著大自然的能量。他不喜強調自己付出的努力、崇尚天然,總謙稱自己的作品是無數隻吐絲的蠶寶寶、陽光、雨水的共同創作。
和大自然一起,為宜蘭量身打造作品
為了量身打造屬於宜蘭的作品,伊豆藏和孫采華一同前往太平山採集植物,將之置於罐中承接宜蘭的雨水,待植物天然的原色緩緩釋出,做成一罐罐深深淺淺的「宜蘭色」染料。大廳內懸吊的絲織品,就是由這些土地供給的天然顏色所染成。單是一個絲質球體,就要耗費一萬隻蠶吐的絲,加上七小時的手工,這還不計泡製「宜蘭色」染料的時間呢!
除了使用當地植物做染料,伊豆藏的作品更展現了他對宜蘭的細膩觀察,博物館入口的作品《稻舞》便是最好的例子。他用杉白竹、柿枝將絲布染色,並以舊石器時代人的漁網編織法,編出一座輕軟透光的隧道,隨風擺盪的細網在陽光下,就像宜蘭稻田結滿金黃色的穗。
《稻舞》之外,伊豆藏還有另外兩件位於戶外的作品,分別是《天道》和《海的力量》。《天道》是一座浸在館外溼地中、長50公尺的全絲隧道,以丁香和木蘭經不同程度煎焙製成的染料染成。繭狀外觀的《海的力量》則是羊毛製的作品,伊豆藏說,這件作品是他將羊毛包在岩石上,以水沖刷的力量塑形,再以昆蟲和柿子製成的染料染色而成。他指著這些戶外作品上的破洞說:「被風吹日曬雨淋弄壞也沒關係,我的作品就是和大自然共同的創作,洞愈破愈大才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