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便利商店在2021食創獎以「友善食光地圖」榮獲產業服務創新特優獎項,以高CP值、永續消費、快速查詢3大點顛覆台灣Z世代對便利商店的印象。全家結合銷售和庫存資料,推出友善食光地圖,解決消費者欲購買即期商品卻找不到的問題,在推出後3個月就達到370萬使用人次。
每天下午5點一到,往往有一群消費者看準「友善食光」即期折扣品衝進全家,但對於手機、數位再熟悉不過的Z世代而言,只要打開全家App就能知道友善食光商品在附近的哪間門市,甚至哪個品項剩幾個都一覽無遺,不僅不用擔心找不到商品,更能無痛參與剩食革命,這靠的就是全家在友善食光基礎上於自身的App上推出的「友善食光地圖」新功能。
超商在機會損失與報廢間的抉擇,全家用創新思維解決產業難題
2019年,全家便利商店提出「友善食光:鮮食到期前7小時享7折優惠」機制,為台灣首家針過期品報廢問題,以系統性方式解決問題的零售通路品牌,推出後每月平均減少300公噸食物浪費,等同於10萬多公斤的碳排放量。
便利商店的剩食問題早已是老生常談,店員將一樣樣堆得像座小山的過期鮮食放進整理箱報廢的畫面,相信許多人歷歷在目,說到這,全家整合行銷暨企劃部部長陳菀揚點出超商的兩難困境,他表示,最直接減少剩食的方法就是「少進一些」,但大部分前往便利商店購物的消費者都是希望可以輕鬆買到所需的商品,如果減少進貨量,就怕出現買不到的情況,「消費者這時會有時間被浪費的感覺。」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家友善食光誕生了。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特聘教授謝昌衛也認為,全家透過折扣機制,確實能為目前食物浪費問題帶來解方。
想買折扣品卻買不到,全家耗時半年整合3部門催生友善食光地圖
「當初就只是想解決剩食問題,卻意外多了一群在下午5點來購買折扣即期品的消費者。」陳菀揚道出「友善食光」的初衷,但在推出一段時間後,社群上卻開始出現「想買友善食光卻找不到」的聲音,甚至有消費者開始在社群上分享店內的友善食光商品剩哪些。這讓全家開始思考如何讓消費者買到想要的商品。
為了解決「找不到友善食光商品」的問題,全家先是在新冠疫情期間買不到而問世的「口罩地圖」獲得靈感,接著結合營業、企劃、資訊部門,耗時半年,在2021年4月7日於全家App中推出看得到各店友善食光商品數量的「友善食光地圖」,讓網路論壇PTT網友直呼「願望成真」。
雖然目前友善食光地圖推出後以詳細品項、數量,在消費者間獲得好評,但其實全家在設計友善食光地圖介面和呈現時,曾在「提供詳細資訊」和「僅有概況」中陷入兩難。陳菀揚表示,原本擔心系統無法即時更新商品資訊,「如果消費者來店後發現賣完了可能會感到反感。」但最後考量不該因為擔心少數消費者反感,而犧牲能讓大多數人更方便的詳細數量、品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