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明確!《米其林指南》只推薦公路旅行為主的美食
一開始《米其林指南》的誕生純粹是為了打響名氣和刺激大眾買車的欲望,但如今它已成為高級餐飲的評價指標。1924年,米其林的廣告說:「有了車,就不用再趕早班火車;有了車,就可以為家庭生活帶來愜意舒適。」米其林兄弟希望改變人們旅遊的方式,而《米其林指南》漸漸發揮了作用。因為《米其林指南》所提供的食宿和景點資訊,全是以公路旅行的方式為主,而非從前人們習慣的鐵路旅行。
《米其林指南》主要指紅色指南 (Le Guide Rouge),收錄食宿資訊,但他還有一本綠色指南 (Le Guide Vert) 介紹景點、行程規劃。1900 年版的《米其林指南》條列了法國各地公路地圖、加油站、飯店以及餐廳,全書約 400 頁,也沒有現在精緻。之後,除了法國,比利時、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也相繼出版當地的《米其林指南》。
到了 1931 年,大眾所知的星評制度正式出現。一顆星星表示:廚藝不錯,路上可順路拜訪的餐廳 (Very Good Cooking);二顆星星表示:精湛的廚藝,可以在旅途中繞道去品嘗 (Excellent cooking);三顆星星表示:頂尖的廚藝,值得專程前去享用佳餚 (Exceptional cuisine, worth the journey)。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於 2001 年,米其林公司發行線上版的《米其林指南》。為了拓展海外市場,第一本美國版《米其林指南》於 2005 年問世,地點從紐約市開始,進而往芝加哥、舊金山擴張;2007 年,在東京推出了日文和英文兩個版本的指南,開啟亞洲市場;2015 年,巴西版正式出現,介紹位在里約熱內盧的餐廳,拓展南美版圖。
《米其林指南》一開始的目標就非常明確,這讓它後續可以專注在設計好的內容,創造出有質感的美食手冊。《米其林指南》在 1952 年,更被時代雜誌譽為美食旅遊的聖經,其優質品牌形象可以見得,也為大眾所信賴。
加入可以建立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內容
若《米其林指南》只是純粹介紹食物,相信它不會像今天那麼成功。真正奠定了這本美食指南在美食界的地位其實是,它在 1931 年所推出的星評制度。這套制度的美食評論家被稱為「評鑑員」(inspector),有別於一般的美食評論家,評鑑員不洩漏自己的身分,當他們品嘗一家餐廳的菜餚時,也不會做筆記,只會在多次造訪完一家餐廳後,給出星等和評論。米其林的星評制度是當時首創的評分模式,也成功影響了《米其林指南》後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