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前述薑母鴨是火鍋的一種,在台灣好像視為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不過,在福建省閩南的泉州也有薑母鴨,只不過泉州的薑母鴨並不是鍋,而是一道砂鍋燉菜。在閩南地區,薑母鴨也稱為鹽鴨。根據陳靜宜的〈薑母鴨的尋味之旅〉一文,她將醬色較深的廈門薑母鴨稱為黑派,而泉州不上醬色的稱為白派。
閩南的薑母鴨以砂鍋燉製, 一鍋一隻鴨鹽燒。這種鹽燒的作法,指的是在以火加熱的鐵鍋與置於其上的砂鍋之間隔著鹽,邊燉邊炒,使其受熱均勻而且溫和。有的會在燉好之後,再用剪刀剪成小塊;也有的店家是在燉炒的過程中,就將之剪成小塊,最後再連底下的汁一起拌勻。一次則是一隻或半隻的賣,外觀看起來類似於台灣的三杯雞。
有些食客也許是領略了這一點,因此出現吃薑母鴨完全不點火鍋料,只吃那一鍋的純粹派,只待湯汁漸漸收入鴨肉之中,鴨肉也漸漸在火力催化下變得綿密適口,讓人一飽口福。
台灣薑母鴨的創始人――「帝王食補薑母鴨」創辦人田正德先生,是出生於新竹眷村的山東人。他原本是個生意人,卻在26歲因為應酬喝酒過多,被檢驗出肝硬化。他所發明的薑母鴨,正是他為了治病,到處求醫問診,而從一位從上海來台的中醫師手上求得的藥方。由於這個藥方要搭配家禽燉煮,於是他母親便搭配紅面番鴨燉煮。沒想到吃著吃著,他的身體果真恢復了健康。也因為這樣,在重拾健康之後,他決定以這個配方創業,並把那些中藥材磨成粉以便於操作。
不過,讓薑母鴨成為台灣味的靈魂,其實不是薑母、也不是鴨,而是婦女做月子吃的麻油雞中的兩大元素――麻油和米酒。其中的紅標米酒,不但在許多的台菜中不可或缺,更深深植入了薑母鴨的味覺分子之中。
薑母鴨的靈魂:紅標米酒
吃薑母鴨的老手,會取一個碗,先在碗中斟上半碗紅標米酒,然後再以1:1的比例澆入鍋中的熱湯――那一口下去,可謂通體舒暢!不但寒意全消,香氣更環繞於口鼻之間。
早期來台的漢人多為閩粵人士,其飲用酒自然以稻米釀造。一直到日據時代初期,台灣的釀酒方式都是使用「在來法」,也就是將煮好的米飯放涼後,撒上白麴自然發酵而成。在來法所製成的米酒,由於民間使用的白麴雜菌多,因此不但各家所釀出來的酒味道不同,釀酒失敗的機率也很高。1922年,米酒開始專賣釀造後,雖然釀造方式依然是在來法,不過麴種的質和量則是不斷提升。
到了1927年,當時中央研究院的釀造科技師神谷俊一去當時法屬的越南出差,他在當地一間酒廠,發現該廠使用的是「阿米洛法」(Amylo)這種釀酒方式,並引進台灣用來製造米酒,才出現了後來的紅標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