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看的《格理弗遊記》其實譯得亂七八糟?學者還原原作真相,居然連主角的身分都變啦!

2018-04-17 16:03

? 人氣

被視為愛爾蘭民族英雄的綏夫特,其長達四冊的諷刺文學經典介紹到中文世界後,幾乎沒有辦法以真面目示人。單德興發現,中文世界最早的三個譯本中,《談瀛小錄》(同治十一年〔1872 年〕)、《僬僥國》(後來改名為《汗漫游》,光緒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1903 至 1906 年〕),先後在《申報》和《繡像小說》以連載的形式刊出,直到林紓與魏易(另一說是曾宗鞏)合譯的《海外軒渠錄》才首度以專書的形式出版(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而且出版者都位於開風氣之先的上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在流傳的版本中,大多經過改寫、甚至腰斬得面目全非。即使是逐句翻譯,錯誤與誤解也屢見不鮮。單德興舉第一冊第一章為例說明:“ Leyden:There I studied Physick two years and seven Months, knowing it would be useful in long Voyages ”。其中 “ Leyden” 是荷蘭西南部的城市,林紓直接使用音譯──來登,卻沒有加以註解,讓當時的讀者只得到「外地城市」的模糊訊息,而不知該城市在當時歐洲的文化與思想上的重要性。

還有 “ Physick ” 一詞,早期被誤譯為「格致」,也就是現代的物理學。但在綏夫特的時代,該詞指的是「醫學」。

學習科目一變,《格理弗遊記》主角船醫的身分,就變成了物理學家,在長途航行中該如何發揮所學有些令人困惑。由此可見,翻譯時被誤解的細節,對語句、甚至是文意暗示卻有極大的影響。

翻譯要接近原文或譯入語?

對翻譯要求完美,幾乎是種苛求。不論是貼近作者原意與表達方式的「異化」策略,還是翻譯得通順、易讀的「歸化」手法,都會面臨挑戰。

余光中曾說:「譯無全功」(“Translation knows no perfection”)。翻譯沒有完美的時候,但不能因為無法達成而卻步不前。

單德興認為,從最高標準來看,「完全忠實」是不可能的。2017 年余光中的兩本譯詩集──《守夜人》與《英美現代詩選》推出修訂版。就算余光中是翻譯自己的作品,《守夜人》前後還是有三個版本,以期精益求精。原因在於每種語文都有特殊的形、音、義,尤其是譯詩,文意跟音樂性很難兼顧。

即便是不可能的任務,單德興依然認為要在能力與時間的許可下,用「序」帶出這個文本的時代背景、文化脈絡、作者地位、作品特色等等,幫助讀者理解文本所產生的時空環境;並於譯文中加上「註解」說明原文詞彙的考證、可能的意涵、翻譯時的考量……,並帶入歷史與文化背景,以期達到異文化傳達與溝通的作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