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什麼要吃潤餅、草仔粿?盤點當天必吃的6大傳統美食,揭多數人不知的背後意義

2023-03-17 07:00

? 人氣

清明節除了掃墓、祭拜祖先之外,一定要品嘗潤餅、草仔粿等6種傳統美食。(圖/取自維基百科)

清明節除了掃墓、祭拜祖先之外,一定要品嘗潤餅、草仔粿等6種傳統美食。(圖/取自維基百科)

清明節漢族四大傳統節慶之一,每到清明大家都會返鄉掃墓祭祖,因此又稱為掃墓節與祭祖節。不過,除了掃墓祭祖之外,你知道清明節也有許多應景美食嗎?依照傳統,清明節一定要吃潤餅、草仔粿等傳統美食,而這樣的飲食文化其實源自於一個冷門節日——寒食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寒食節的由來

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流亡在外的晉國公子重耳飢寒交迫,輔臣介子推於是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後給他吃,讓重耳得以保住性命。後來重耳回國登基,想封賞介子推,感謝他當年的捨身相救,於是派人尋找隱居深山的介子推,然而遲遲看不到介子推的身影,於是重耳的手下擅自放火燒山,想逼出介之推,沒想到卻意外燒死對方。

聽聞死訊的重耳難過不已,便規定每年介子推過世之日,老百姓禁止生火煮飯,而人民為了填飽肚子只好事先準備冷食,即所謂的「寒食」,此後衍生為「寒食節」。寒食節與清明節氣的時間相近,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飲食習俗放到清明之中,久而久之,兩個節日也漸漸合併,沒有太大的區別。

清明節必吃的6種應景美食

講完寒食節的由來,讓我們一起認識清明節必吃的這些寒食吧!

1.潤餅

潤餅(圖/維基百科,作者/Kguirnela)
潤餅。(圖/取自維基百科)

每當清明節,潤餅皮店家的排隊人潮往往大爆滿,不過為什麼清明節會有吃潤餅的習俗呢?其實跟前面提到的寒食節有關,因為當天不能生火煮飯,於是人們會用餅包覆事先準備好的食材食用。不過也有一說指出,潤餅是在清朝發明的,當時正處於太平天國之亂,民間沒有時間準備祭祖的祭品,於是將食物通通捲進麵皮中,形成大家熟知的「潤餅」。

2.草仔粿

草仔粿(圖/取自維基百科
草仔粿。(圖/取自維基百科)

草仔粿是清明掃墓常見的米製食品,大多是用鼠麴草做成,由於只要事先將煮過的內餡用麵團包起來,蒸熟後就可以放上數日,因此成為清明節的代表點心與祭品。

草仔粿在清代《重修福建臺灣府誌》中有記載:「三月三日,采鼠麴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可知清朝已有用草仔粿祭祖的習俗,而祭祖時以草仔粿當祭品,有希望祖先保佑子孫一路平安、發大財的意思。

3.紅龜粿

紅龜粿(圖/取自維基百科)
紅龜粿。(圖/取自維基百科)

紅龜粿是台灣傳統米製點心,傳統上烏龜有長壽之意,象徵延年益壽、長命百歲。同時「龜」音同「歸」,在清明時節游子歸鄉團圓,品嘗紅龜粿有「回歸初衷」的意思。

4.雞蛋

雞蛋。(柯承惠攝)
雞蛋。(圖/柯承惠攝)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要吃雞蛋,象徵圓圓滿滿,一整年都會有好運。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賞,其玩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叫「畫蛋」,在蛋殼上染上各種顏色,畫完後可以吃,另一種玩法則稱為「雕蛋」,大多僅有玩賞的用途。

5.韭菜

清明節正值初春時期,也正好是韭菜的產季。韭菜象徵一家人的感情能「長長久久」,且壽命也能長長久久,因此清明節祭祖時千萬不能把韭菜切斷。

6.艾粄

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客家人有一句俗諺:「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