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10年前購屋是主流的思維,近2、3年,身邊年輕人對於人生買房與否自動分成兩派,且勢均力敵。
買房派無論是為了強迫儲蓄,日後有棲身之所,抑或是成家規劃,個個梭哈積蓄無怨無悔。不買房派有些是長輩留下房產,無後顧之憂,有些是投資好手,過去幾年在台股或是美股都有不錯的斬獲,讓他們對於「不買房」的人生決策更有信心。
這讓我想到為了孩子就學,想在北市東區買房子的小花。
小花在國內很知名的公司上班,夫妻倆都是律師,收入在水準以上自然不在話下,但台北市的房價,即使是如他們這種繳稅都在最高級距的上班族,也覺得吃不消。前兩年,小花的兒子剛抽中北市著名的貴族私校,為了讓孩子可以睡飽,不要花太多時間通勤,夫妻倆打算在附近找房子,本來打算一個月花個7、8萬元租屋,卻一直沒有看到喜歡的。
後來,小花索性牙一咬,砸了近5,000萬元買了一間將近40年的老華廈,也花了快500萬元裝潢,問她怎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看了大半年,總覺得出租的房子不符合我們的需求,我們夫妻工作時間很長,回家想好好放鬆,我喜歡煮飯,也希望可以在家裡開伙。」
「而且,我想東區再怎麼樣也跌不到哪,我們一家子住到小孩高中,等到孩子讀大學,我們就把房子賣了,如果那時跌價,就當這是我們該繳的房租,如果漲價,就當老天可憐天下父母心,讓我們這對老爸媽能貼補點養孩子的費用。」小花說。
對小花而言,她原本就有不錯的貸款條件,手上也有不少積蓄,讓她在決策時能多了許多餘裕,必然要花的居住成本,從租轉為買,這個決策不過就是從解決最基本的生活問題著手,因為不執著在最後是否獲利這事情上,所以很快就找到了最佳方案。
變數太多 大戶、建商悄悄改變作風
在後疫情時代下,由於變數實在太多,前景也變得難以預期,住宅、商用、個人等各級不動產的經營者也已經從「快狠準」轉向,回歸最核心的「基本需求」,自然產生行為上的質變,在大型投資人、房地產業者與個人投資者的作法上,竟有些異曲同工。
例如建商端,今年329檔期,北台灣案量從原先預估的3,400億元大幅縮水至2,500至2,800億元,中南部也不較過去火熱。業者低調行事不僅是避風頭,在缺工缺料的成本壓力下,緩交屋、緩推案的緩兵之計,竟成為市場大好時的建商求生存的最佳解決方案。
此外,升息後直接影響如壽險業者這類大腕投資,使得投資者從購地自建商場、辦公室,轉進兼具前景,同時也有收益率,卻不折舊的標的,例如購買倉儲或物流用地等等,為反反覆覆的後疫情時代,進行下一波佈局。
高資產族群的規劃上,升息與台幣走弱,加上投資市場震盪,使得高資產族群採取手抱現金,抑或轉進其他類型產品的降低風險策略明顯,稀有、具前景、有價差或銀行貸款意願較高的標的,現階段成為個人買家的資金避風港。
看看第一線的操作,再回頭看看「買房還是不買房」的命題,就會發現到世界局勢變化萬千,當無常成為日常,重點並非執著哪一種方式才是最佳選擇,而是好好活在當下,讓自己做好準備,同時擁有從容做出當下最適合決定的資源,這或許是比什麼都更要緊的事。
作者簡介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著有《房市專家教你買一間會賺錢的房子》、《30堂千萬房產課》等書。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