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雨季報到,在中醫角度而言人體的濕氣亦會隨之增多,濕熱的情況除了有機會導致風濕關節痛外,亦可誘發消化道、呼吸道等不同的疾病。而要在雨季下為身體祛濕,到底應從何入手?
脾氣虛弱和濕重人士,雨天容易生病
有些人在雨天特別多愁善感,有些人則會有關節痛。中醫師李翠妍博士指出,「人的健康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天氣轉變也可以引起身體的各種問題。」下雨天,環境變得潮濕,人體濕氣增多,容易誘發疾病或小毛病發作。
脾胃有排走濕氣功能,當濕氣增加,會加重脾胃工作量,容易造成脾胃功能失調,導致體內水濕泛濫。
脾氣虛弱體質又或濕氣重人士,下雨天特別容易生病。由於體內濕氣過多,影響脾胃功能,或本身脾虛,水液代謝偏慢,導致各種「脾虛濕困」的症狀,包括:頭暈頭重、胃脹、腹脹、作嘔、四肢關節重墜、疲倦乏力等。
4招揮別夏日濕氣
1.調整飲食,少喝冰涼甜飲
飲食建議除了注意營養均衡,食材應該以高纖與蛋白質為多,碳水化合物與高脂肪則較少。口味清淡,食用過程中宜細嚼慢嚥,飯後應該靜慮。因此不管坐或行,都要放空,減少接觸影音或電子產品,避免干擾氣血在脾胃的運作。或是可以每天煮點紅豆薏米湯喝,盡量少碰冷飲。
如果想見效更快,推薦可以喝些用芡實、薏仁、紅小豆、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食材煮成的芡實薏仁茶,不但可以祛濕消腫,還能健脾美白。
2.用中醫「五苓散」趕走濕氣
伍崇弘表示,以豬苓、茯苓、澤瀉、白术與桂枝等五種藥材組合的「五苓散」,有健脾利濕功效,也可以經中醫診斷後服用;此外,足三里、三陰交等穴道按摩,也可以健脾益氣除濕。
3.控制冷氣濕度,洗完頭馬上吹頭髮
建議根據室外溫度來調節室內的冷氣溫度,讓兩者的溫度反差不要太大,必要時可以開電風扇輔助增加室內冷空氣的對流。
另外,夏天洗完頭之後會面臨吹頭髮很熱的問題,伍崇弘指出,如果沒有做到盡快吹頭髮,又一邊吹冷氣,也容易讓濕氣鎖在體內。
4.下半身肌肉訓練運動也有益於除濕氣
運動也是一個主要的除濕方式,運動發汗,讓水從毛孔排除即是排濕的良好管道。現代人如果不能避免冷氣房,可以多運動。
應看重早上7點到11點這段期間,就中醫理論上是脾胃經絡運行的時候,因此早餐是三餐的重點,應該質要好、量要夠。
運動上建議多鍛鍊下半身肌群,加強肌肉收縮,促進氣血循環。由外影響臟腑,來強健脾胃功能,如進行慢跑、單車、游泳等。
由於現在社會工作繁忙,多數上班族下班後沒有足夠時間進行較大的活動,建議可以進行健身運動如深蹲、橋式、棒式等。如果想柔性活動身體,可以選擇瑜伽來進行經絡的展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