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行動力叫「過度干預」!當腦袋一直想做些什麼,反而忽略「不行動也是種力量」

2018-05-21 05:20

? 人氣

如果某個問題出現時,我們透過「行動」來解決問題,並因此獲得更好的結果—那是「行動」的力量。

相反,如果問題發生了,我們不有所行動,也不嘗試去解決問題,但卻因此獲得(比有所行動)更好的結果時—那就是「不行動」的力量。

本篇就來談談後者。什麼時候我們不對某些事件做出反應、行動,結果會比有所行動來得更好?什麼時候「有所行動」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反直覺,且聽我舉一些例子。

想不通的東西,要用「不去想」的方式面對

想像這一個情景:

今早你上班一踏入辦公室,就從老闆那裡接到了一個新任務,這任務很有挑戰性,你不曾完成過類似的任務。

接到任務的當下你非常興奮,你馬上著手解決任務裡的難題,但你絞盡腦汁、埋頭苦乾了一整天後,卻發現自己並未獲得任何進展。你宣布今天就到此為止,你要下班了,所以你不想再去思考這一難題。

回家的路上你走著走著,你忽然一陣靈光乍現,你終於想到了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你有信心這一解決方案能帶來很大的進展。

你不禁感嘆,當天你在辦公室裡埋頭苦幹的思索,用了8個小時卻也沒什麼進展。但從你在公司走出來,到你想到解決方案的那一刻,前後不過用了15分鐘。

你可能也有經歷過以上的情景——當面臨難題(而不是容易的問題)時,無論付出多少努力也依然沒任何進展。但當你放鬆自己,不去思考該問題時,問題的答案卻出現了。

(示意圖/photoAC)
但當你放鬆自己,不去思考該問題時,問題的答案卻出現了。(示意圖/photoAC

我自己就經常經歷這種情況,每次我寫文章或寫書寫到「卡住」時,如果選擇堅持寫下去,那麼結果多半是瞪著螢幕老半天也沒任何進展。但只要我選擇放下工作,出去走走或洗個澡之類的,我通常就會想到接下來要怎麼寫下去。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呢?

我曾在《深度學習的技術》一書裡解釋過這點:

真實世界裡的一道問題往往有多種答案,一個現實目標往往能用多種不同的手段達成。

相對於考試的問答題,真實世界的問答題往往允許你發揮創意,你可以使用別人未曾嘗試過手段來達成目標。

換言之,在面對真實世界的問答題時,「發揮創意」可能比「知道某個答案」來得重要許多—前者可以比後者提出更好的、更新的、更高層次的答案。

那麼,有什麼方法能提升我們的創意呢?

這就要說到神經科學家在21世紀發現大腦中的兩種思維網絡模式了。

第一種叫專注模式(focused mode)

你可以將之理解為專注的、集中的思維狀態,專注模式會激活大腦某個區域的神經元(激活區域視你在思考什麼而定),讓你的思緒聚焦在一個點上。通俗來說,專注模式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專注思考。

另一種叫發散模式(diffused mode)

是一種放鬆的、不定的思維狀態,發散模式會激活較廣的、多個不同區域的大腦神經元,讓你的思緒天馬行空。發散模式被普遍認為與人的創意力息息相關,因為與專注模式的聚焦在一個點的特性不同,發散模式更像是在多個點來回跳躍的思維方式

發散模式能激發個體的創意、打破思維定勢,讓個體用一個新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問題,從而獲得新的答案、新的理解。

有趣的是,當你在洗澡、散步、發呆、睡覺等各類輕鬆的活動時,你的大腦會切換到發散模式。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進行這類放鬆活動時,能感覺到思維特別跳躍、創意,也常會在這時想到問題的答案。

(示意圖/photoAC)
當你在洗澡、散步、發呆、睡覺等各類輕鬆的活動時,你的大腦會切換到發散模式。(示意圖/photoAC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不行動」的力量——不急著去行動、不盲目的行動,只是放鬆自己,就有可能帶來更好的進展。

當然,這裡的難點不是散步、洗澡和睡覺,而是我們往往會有一股「想趕快做些什麼」的衝動,這一種衝動會讓人更用力地繃緊神經,專注地去思考知識/問題的含義,而不會想到要放鬆自己、抽離自己。

人們的常識以為,行動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而無法解決問題,通常是因為不夠行動力不夠,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

有時,是因為你太專注於行動、太執著於馬上行動了,所以才看不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有一種行動力,叫過度干預

什麼時候「有所行動」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一個生活裡常見的例子、現象,就是過度干預

我們曾在思想家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的著作《反脆弱》一書的解讀文章裡談過什麼是過度干預,裡面我們還談到了一個例子:

一個人每次生個小病都吃抗生素,這一舉措表面上看是件好事,因為抗生素能消滅體內的病菌,讓他的病情痊癒。

但與此同時,此人的身體也喪失了鍛煉免疫系統的機會,久而久之,免疫系統的能力因而退化了,結果他變得更容易生病了。

再舉一個例子:

1988年6月在美國黃石公園發生了一場罕見的大火災

這場火越燒越大,幾千名森林消防隊員傾盡全力,甚至連軍隊也參與了滅火任務,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卻仍然無法把火撲滅。

一直到當年的第一場雪的到來,這場火才逐漸受到控制,並在當年的11月熄滅。災後統計,整個滅火工程總計費用為1億2千萬美元。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森林大火呢?

因為從1890年起,黃石公園就對火災採取了零容忍政策,他們認為森林起火是對生態系統有害的,所以只要哪裡有火苗,他們就馬上過去把它撲滅。

但這是錯誤的。因為森林的小火其實也是一種自然生態,能對森林的生態系統起到有益的清理作用。

每一次的小火,都可以幫助清理林下層植物和死亡的植物(它們堆積起來會變成可怕且迅速的易燃物),也使一些重要的樹種減少營養競爭者。

而如果你把森林裡每個火苗都撲滅,對森林過度干預,森林中的易燃物質自然就會堆積的更多,到發生森林大火的時候可能就根本控制不了了。

最終,黃石公園的管理人員也意識到了這點,他們改變了做法,如果火勢是可以控制的,他們就讓火自生自滅,只觀察火勢,不採取任何行動。

(示意圖/unsplash)
森林的小火其實也是一種自然生態,能對森林的生態系統起到有益的清理作用。(示意圖/Matt Howard@unsplash

我們生活裡也能常見各類過度干預的例子:

父母對孩子的管教過嚴、保護過多,結果孩子心智成長緩慢;老闆過度管制員工的工作方式,給員工的自由太少,結果員工無法發揮;政府的政策對市場與經濟進行干預,結果弄巧反拙。

所有這些情況,都可說是「行動力旺盛」帶來糟糕結果的例子。

反之,如果父母可以讓孩子跌倒,然後讓他們自己爬起來,父母只在旁監督觀察,孩子將能更好的學習成長;老闆可以讓員工自由發揮,給員工自主性,這樣員工反倒會更賣力工作、表現更好;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如果政府少對市場制定一些官員自己也不太清楚後果的政策,市場的生態反而會更好、更繁榮。

所有這些例子,都是「不行動」的力量。

但這還不是全部——「不行動」還能在某些情況下,帶來更高的財富增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投資建議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是行為經濟學的開山鼻祖,同時也是基金投資顧問,並且業績相當好—經濟學家在股市獲利並不常見。

在泰勒的著作《不當行為》一書中,他提到了一個有趣的投資建議:

倘若有人請我提供投資建議,我會叫他們買以股票為主的分散式投資組合,尤其是如果他們還年輕,然後要竭力避開閱讀報紙上除了體育版之外的任何東西,填字遊戲也可以接受,但是嚴格禁止觀看有線電視財經新聞。

泰勒給出這一建議的原因很簡單:

1、股票雖然時有下跌,但從長期來看,股票的整體都是上漲的。這也是為什麼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特點之一,就是簡單的「買入後長期持有」。

2、我們曾談到過,人們有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的傾向。損失100美元的痛苦程度遠大于得到100美元的喜悅程度。

如果你常看財經新聞的話,那麼你很可能會對新聞產生過度反應—你很可能會被股票的隨機跌幅而嚇著,因而衝動地拋售手頭上還會上漲的股票—皆因損失厭惡讓人們趨於損失規避,而不是獲益。

反之,不看財經新聞,盡量減少檢視自己的投資結果、賺虧多少(泰勒建議一年一次就好),那麼反而能減少自己因衝動而做出錯誤的選擇。

這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人們「總想做些什麼」,例如,散戶們會希望能在股價最低點買入,然後在股價最高點賣出,所以他們才常常檢查股價、研究財經新聞,並試圖從股價的隨機波動中找出規律。

但有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這些散戶多會以「被收割」的下場結束。

而如果讓他們復盤自己過往的決策,人們往往會發現,如果當初能把交易頻率減到最低,減少對投資組合進行調整,不做出任何買入又賣出的行動,他們會獲利更多。

(示意圖/pakutaso)
但有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這些散戶多會以「被收割」的下場結束。(示意圖/大川竜弥@pakutaso

關於投資裡的「不行動」,著名華爾街投資者在《最富足的投資》一書裡寫道:

任何時候,當你認為自己已成為金融天才時,而事實上,你只是非常幸運地暫獲小利,這個時候就需要靜心坐下來,在一段時間內,什麼都不要做。

我經常給一些機構做演講,每次都講我年輕的時候是如何失去一切,變得一貧如洗的。在我創立公司的初期,在五個月的時間裡,我的錢增長了三倍,而與此同時,其他人都在紛紛破產。我對自己說,掙錢太容易了。

受到日進斗金的鼓舞,我繼續做下去,等待著市場按照我的意志發展。但是,兩個月後,我失去了一切。沒錯,我是說一切。從這次經歷中我獲得的第一個教訓就是,你自認為很聰明,其實你不是。這對我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教訓,也是對每個人有益的教訓。

拳擊手與垂釣者

我認為,人的思維方式可粗略分為兩種,一種是拳擊手的思維方式,另一種是垂釣者的思維方式。

如果你身處在拳擊比賽,那麼你應該有所行動,始終保持行動,而且要盡全力的、盡快的行動,你才能勝出。如果你是拳擊手,那麼「不行動」就等於坐以待斃,那可不是一個好的選項。

但如果你是垂釣者,那麼你要做的東西就和拳擊手迥然不同了。你需要耐心的等候魚兒上鉤,你要做的是刻意的等待、刻意的不行動,以免驚擾了魚兒——至到行動的時候到來。

當然,哪怕是垂釣者,在其採取「不行動」之前,他還是需要做出許多的準備,他需要準備魚餌、購買裝備、找到好地點、等待好天氣等等,要到一切都各就各位後,他才能開始「不行動」的等待魚兒上鉤。

(示意圖/photoAC)
垂釣者,要做的是刻意的等待、刻意的不行動,以免驚擾了魚兒——直到行動的時候到來。(示意圖/photoAC

拳擊手會認為,世界的進程是可以被控制的,結局是可以被掌控的——只要我足夠努力、足夠用功,就能打敗對手、決定未來。對拳擊手來說,行動決定一切,因此他們「總是想做些什麼」,總有某個敵人需要被打敗。

垂釣者則謙卑得多,垂釣者知道魚兒要不要上鉤,天氣好不好,那不是憑自身意志能決定的事情。這倒不是說垂釣者會聽天由命,他知道,他必須做好許多的準備功夫,才會有滿載而歸的一天——事實上,他會把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做準備,不停的做準備,直到機會來臨。

與拳擊手相比之下,垂釣者更傾向於採取「順勢而為」的行為方式,而不是「人定勝天」。雖然垂釣者也認同行動很重要,在魚兒上鉤的那一刻,行動必須及時且恰到好處才能成功。

但行動只是結果的一部分因素,而不是全部因素。整體來說,垂釣者更注重準備功夫、等待時機。

無論是拳擊手還是垂釣者,這兩種思維方式並沒有誰比誰好。在不同的局裡,在不同的遊戲規則裡,在不同的行業裡,在不同的人身上,它們有各自不同的優勢。

讓我們來暫停一下。現在,試著讓大腦什麼都別想,讓大腦一片空白五分鐘,把你的眼睛閉上。

你會發現,你的大腦根本無法停下來,大腦總是有東西要想,有東西要做。

人們總是追求更高的行動力,但在我看來,人們最欠缺的未必是行動力,

而是刻意、有目的地「不行動」的能力。

當然,無目的、被動的「不行動」,那只是一種惰性。

有目的、刻意的「不行動」,那才是一種力量。

我們曾在這篇文章談到過一種戰略,叫「戰略性拖延」。那也是一種刻意「不行動」的應用。

行動力有其益處,行動力並不是無用的,但它有被過度高估之嫌。

「不行動」有其壞處,有其弊端,但它有被過度低估之嫌。

文/楊大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4THINK(原標題:「不行動」的力量)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