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行動力叫「過度干預」!當腦袋一直想做些什麼,反而忽略「不行動也是種力量」

2018-05-21 05:20

? 人氣

如果某個問題出現時,我們透過「行動」來解決問題,並因此獲得更好的結果—那是「行動」的力量。

相反,如果問題發生了,我們不有所行動,也不嘗試去解決問題,但卻因此獲得(比有所行動)更好的結果時—那就是「不行動」的力量。

本篇就來談談後者。什麼時候我們不對某些事件做出反應、行動,結果會比有所行動來得更好?什麼時候「有所行動」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反直覺,且聽我舉一些例子。

想不通的東西,要用「不去想」的方式面對

想像這一個情景:

今早你上班一踏入辦公室,就從老闆那裡接到了一個新任務,這任務很有挑戰性,你不曾完成過類似的任務。

接到任務的當下你非常興奮,你馬上著手解決任務裡的難題,但你絞盡腦汁、埋頭苦乾了一整天後,卻發現自己並未獲得任何進展。你宣布今天就到此為止,你要下班了,所以你不想再去思考這一難題。

回家的路上你走著走著,你忽然一陣靈光乍現,你終於想到了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你有信心這一解決方案能帶來很大的進展。

你不禁感嘆,當天你在辦公室裡埋頭苦幹的思索,用了8個小時卻也沒什麼進展。但從你在公司走出來,到你想到解決方案的那一刻,前後不過用了15分鐘。

你可能也有經歷過以上的情景——當面臨難題(而不是容易的問題)時,無論付出多少努力也依然沒任何進展。但當你放鬆自己,不去思考該問題時,問題的答案卻出現了。

(示意圖/photoAC)
但當你放鬆自己,不去思考該問題時,問題的答案卻出現了。(示意圖/photoAC

我自己就經常經歷這種情況,每次我寫文章或寫書寫到「卡住」時,如果選擇堅持寫下去,那麼結果多半是瞪著螢幕老半天也沒任何進展。但只要我選擇放下工作,出去走走或洗個澡之類的,我通常就會想到接下來要怎麼寫下去。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呢?

我曾在《深度學習的技術》一書裡解釋過這點:

真實世界裡的一道問題往往有多種答案,一個現實目標往往能用多種不同的手段達成。

相對於考試的問答題,真實世界的問答題往往允許你發揮創意,你可以使用別人未曾嘗試過手段來達成目標。

換言之,在面對真實世界的問答題時,「發揮創意」可能比「知道某個答案」來得重要許多—前者可以比後者提出更好的、更新的、更高層次的答案。

那麼,有什麼方法能提升我們的創意呢?

這就要說到神經科學家在21世紀發現大腦中的兩種思維網絡模式了。

第一種叫專注模式(focused mode)

你可以將之理解為專注的、集中的思維狀態,專注模式會激活大腦某個區域的神經元(激活區域視你在思考什麼而定),讓你的思緒聚焦在一個點上。通俗來說,專注模式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專注思考。

另一種叫發散模式(diffused mode)

是一種放鬆的、不定的思維狀態,發散模式會激活較廣的、多個不同區域的大腦神經元,讓你的思緒天馬行空。發散模式被普遍認為與人的創意力息息相關,因為與專注模式的聚焦在一個點的特性不同,發散模式更像是在多個點來回跳躍的思維方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