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精品咖啡,浮現在許多人腦海中的想必是在台深耕19年的品牌—「湛盧」。堅持用感性調和、理性烘培咖啡的湛盧創辦人暨董事長廖國明,有著浪漫的「咖啡」基因,以「單純做出一杯好咖啡」為初衷,把每一杯咖啡當作是「作品」,帶來飲品體驗外更多的渲染與感動。
理工背景的他,製作咖啡講究度量衡與流程、烘豆時追求可複製可控制的科學精神,但在給品味者侍奉咖啡時,講究的卻是十足的人情味。在廖國明國小時,從表哥手中接過了一顆以為是仙草冰的「咖啡冰塊」,放在口中的特別滋味令他捨不得張嘴,也讓他一頭栽入精品咖啡的世界。
記憶深刻的這段往事,是廖國明與咖啡的初相識;而在19年的創業歷程中,自然又經歷了不少令他久久難忘的故事,無論是開心、痛苦,都隨著時間的堆疊越陳越香、滿懷餘韻。
在幾近無人的咖啡廳中,得到比滿座更深的肯定
19年的創業過程,經歷了很多不同時期。在台灣大眾還不熟悉精品咖啡的時代,湛盧的第一間店—大安店開幕了。
市場小眾,讓創業之初頗為艱辛,湛盧經歷了一段創業以來財務最貧乏、品牌最稚嫩的時期。有人和廖國明分享,市場只能發掘、無法教育,何苦選擇這麼小眾的市場呢?
這個道理,廖國明自然也懂,但在他心中的另一股聲音一直告訴他:咖啡的好,值得用一種傳教士的精神來開疆闢土。「精品咖啡是老天給我們很棒的禮物,我真的很想把他分享出去。」
一天下午,大安店外面刮著風、下著雨,只有廖國明以及另一位男子—蘇姓熟客在店中,讓店內更顯淒涼。
然而,就在蘇姓熟客品嚐完咖啡後,突然拉住了廖國明的手,讓他大吃一驚。原來,這名熟客擔心看著店內的單薄的情景,十分憂心:「台灣做代工起家,像您這樣願意投身做品牌的人,真的不多,請一定要堅持下去。」
太過戲劇性的客人和回憶,讓廖國明至今回想起來仍止不住笑,但這確實在這些年裡帶給他非常大的激勵,成為日後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即使當時懂得精品咖啡的人尚少,但確實有人看見了其中的美好、感謝湛盧的努力,讓最早期的大安店,能有80%的顧客都成為常客,也是精品咖啡的品味者。
對這些早期支持湛盧的顧客,廖國明一直心懷感激;而直到過了十餘年的現在,這位蘇姓客人依然會到店內光顧,偶爾和廖國明再次回想起這段年輕往事。
精品咖啡是老天給我們很棒的禮物,我真的很想把他分享出去。
— 湛盧創辦人廖國明
遇到一週來三天的嫌貨客人,該用什麼心情面對?
有喜歡湛盧的客人,自然也有對湛盧充滿批評的客人。
一位時常光顧湛盧的女性熟客,雖然一週會來湛盧三天,每次來訪都百般嫌棄:嫌溫度不夠熱、嫌甜度不夠……各種服務的環節,似乎都隨時會引起這位客人的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