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班當然很讚,但老闆沒說的是:常進辦公室的同事,加薪、升遷可能比你快?

2022-07-14 12:00

? 人氣

疫情之後,許多員工選擇在家上班,但這會不會影響老闆對自己的印象?示意圖非當事人。(美聯社)

疫情之後,許多員工選擇在家上班,但這會不會影響老闆對自己的印象?示意圖非當事人。(美聯社)

到底需不需要進辦公室工作?疫情後,這個問題在老闆與員工間成為矛盾,公司一直在努力推動重回辦公室政策,但員工發現在家一樣能完成工作,何必浪費時間通勤?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特斯拉、JP摩根、高盛等企業展現出不支持遠距工作的強硬態度,希望員工在辦公室工作。

美國科技企業大部分都轉換成混合工作模式,對進辦公室天數有一定要求,但原則上員工可以自行安排在家或進辦時間。

從遠距到開放辦公室、再發展成混合工作模式,每家企業的方針都不太一樣,員工也有不同的反應。

免費訂閱電子報連結圖

蘋果在今年4月開始推動混合辦公模式,5月時原本想推行一週至少三天在辦公室的規定,卻引起員工抗議,機器深度學習主管Ian Goodfellow 更因此離職。後來蘋果取消了這項政策。

也有像推特的公司,在2020年疫情嚴峻時宣布員工可以永遠遠距上班,在2022年3月重新開放辦公室後,也給員工選擇上班地點的自由。

表面上看起來,員工似乎贏得了這場勝利,缺工潮之下大企業作出一些讓步,根據Vox報導,公司允許員工遠端工作的天數,從2020年的1.6天,到2022年變成2.3天。

但是在混合工作越來越普及後,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有人遠距、有人進辦,那些進辦公室的員工,和主管同事接觸更頻繁,如果因此比別人得到更大的升遷或加薪機會,會不會不公平?

《華爾街日報》原文:居家辦公不會影響事業前景?你確定?

近水樓台先得月?

這個現象有一個專門的詞,叫做「近距偏好」(proximity bias)。研究顯示,人類確會更容易偏愛那些更靠近我們的人或事,這來自天性,而且通常是無意識的,幫助我們做出比較安全的選擇。

不過這種偏好,常常是一種偏見,做出的選擇不一定精確,而且發生在職場時,更容易導致不公平。比如,把較有趣的工作先分給身旁的員工,或下意識認為在辦公室上班的員工比較認真,因此給出較好的待遇。討論重要事項時,不在辦公室的員工也可能無意間被排除

一項美國學術單位的研究,調查400位科技業員工,發現遠距和實體上班比起來,升遷機會差不多,但前者加薪幅度低於後者。如果你任職遠距工作不普及的公司,受到的排除可能更嚴重。

《華爾街日報》報導,弱勢族群會傾向選擇在家上班,因此有些人擔心,混合工作模式可能加深社會不平等。而且,萬一真的因為遠距喪失了升遷或加薪機會,也難以用遠距當成申訴理由。

有些企業對這種不公平有所警覺。金融服務公司Synchrony 刻意規定每週至少一天在家上班,降低遠距和實體上班員工間的落差。行銷公司HubSpot表示,未來會特別追蹤員工的升遷情形,確保員工不因遠距工作受到差別待遇。

不過還是有更細微的差異,難以透過政策改善,例如員工開完會後跟主管的閒聊,或下班後和主管喝一杯促進感情,都可能在無意間影響主管對員工的印象分數。

員工不一定領情

雖然實體辦公,的確能佔到一些優勢,不過,員工該為了自己的職涯著想,更積極進辦公室嗎?實體辦公的確可能改善員工處境,不過不少員工不再吃這一套,尤其是年輕一輩。

美國購物網站Overstock.com執行長曾經寄信給全體超過1500名員工,邀請他們在每週二來辦公室一起吃午餐,結果最後只有10個人來。美國企業中,很多員工抱著「不能遠距工作的話,不如離職」的心態,強烈反抗完全實體上班的政策。

隨著混合模式成為新主流,過去僱主認為只有進辦公室才能實現的工作價值,勢必會改變。只是,在改變的過程中,如何平衡對待遠距及實體上班的員工、盡量把差別待遇減到最低,亟需雇主格外投注心力改善。

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金牛幫幫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