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想法的源頭?
她說,當時她吃完精神科藥物之後,心情雖然不會覺得很憂傷難過,但總感覺不知道哪裡悶悶的,好像整個人都麻木了,也開心不起來,且容易感到昏昏欲睡和記憶力降低。姊姊在看精神科時做過智力測驗,醫生說智力算中上,但自從開始吃藥後,姊姊說他記憶力越來越差,想學東西卻學不太起來。而又過了一段時間,開始會有一些聲音在腦中跟她說話。
有的時候這個聲音甚至感覺很真實,到了她常把自己關在房間的那個時期,這個聲音會給她一些很可怕的指示,包含要她拿刀子割自己手腕,或是有想殺人的念頭。後來醫生說姊姊已經從重度憂鬱症轉為躁鬱症,又開了別的藥物。
她記得非常清楚,這一切發生是在她開始服用藥物之後,而當她戒完藥物後,這些聲音就停止、消失了。
後來我姊姊是依靠運動、規律睡眠、均衡飲食,以及最重要的自信心重建與人際關係的溝通技巧,才讓她逐步走出封閉自我的陰霾與過去傷痛的經驗。
協助他們走出憂鬱
然後在當時陪伴的過程,若不是我媽媽悉心照顧,以及無比的耐心,我很可能就失去了這位富有創意及藝術天賦的姊姊了,如今她自學販售模型人偶的藝術服飾,也裝設自己的攝影棚,也開始擁抱及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生活變得正面、樂觀、積極、耐受力高。跟當時脆弱低潮的她相較起來,實在是難以想像是同一人。
很多精神科醫師或健康專家,都建議當身邊有親友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傾聽不反駁是很重要的陪伴技巧,同時伊凡也想分享個人經驗,這些經驗來自多年下來陪伴不同朋友或是身邊一些親友故事所觀察的經驗總和:
一、傾聽與溝通
很多時候當他們遇到困難時,那個負面感受是很真實的,不論是在校園、職場、兩性關係、親子等都有可能發生一些挫折,致使他們感覺難受、鬱悶,這時候不要去否定、貶低他們,說一些「你就活該啊。」「你這麼笨,怎麼這麼想不開?」這些都對現狀沒有任何幫助。
最好的陪伴就是傾聽,鼓勵他們把心中的想法、情緒感受說出來。說出來就有一種類似治療的效果,心情就會好多。傾聽者也不需要給太多建議、批評,因為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出口。
二、尋找合適的替代療法
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藥物治療,有絕大多數的人除了討厭吃藥之外,也擔心長期服藥下來,對身心健康造成的傷害與毒性留存的負面影響,因而想要尋求更為自然有效的方法。
1.運動
散步、慢跑、健身、有氧舞蹈,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不需要太激烈,也不用太用力,找一些舒適可接受的運動方式都是很好的。且最好是到大自然的環境,例如公園、湖泊旁散步慢跑,都會有助於心情放鬆、情緒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