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政經局勢動盪不安,物價高漲的通膨壓力更對個人退休規劃帶來衝擊。根據最新調查指出,台灣今年的退休信心指數首次超過60分勉強及格,但表面上的樂觀卻仍藏有隱憂,未退族認為會比上一代更晚退休,而且擔心通膨會讓退休金縮水,準備退休將更吃力。
台灣人壽與政大商學院29日共同發布2022「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結果,包括退休信心指數、充裕指數、生活滿意三大指數全數及格,其中「退休信心指數」從去年的59分升至63分,「退休充裕指數」分數與去年相同維持69分。值得注意的是,「退休生活滿意指數」從去年的81分明顯下滑至76分,細項問題又以「面對退休心情與態度」跌幅最深,比起去年下降10分。
調查計畫成員、政大商學院金融系暨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楊曉文分析,疫情反覆限制了人與人交流,民眾對於退休的寂寞感升高,加上社會保險制度存在勞保破產危機、健保財務收支短絀與長照2.0資源不足等問題,切勿忽略這些既存的影響,才不會造成退休準備不足的風險。
台灣民眾太重視「保本」 未退族理財只打安全牌
調查顯示,未退族預期的退休年齡比上一代更晚退,落在61至65歲,對照已退族實際退休年齡56至60歲,足足晚了5歲。受到經濟環境不確定影響,未退族的退休準備工具更趨保守,今年「儲蓄與定存」持續排名第一(56.6%),保險(43.4%)則從去年的第三名躍升至第二位,民眾普遍認同「保險」可以助攻未來樂退,風險較高的股票(37.9%)降為第三名。
楊曉文認為,台灣民眾太重視保本的概念,在高通膨、低利率時代,以及勞保年金改革影響下,愈年輕的未退族在退休準備上相對要更積極,才能發揮長期複利的效果,調查結果卻顯示打安全牌,代表在退休準備的觀念上仍有調整空間。
調查計畫主持人、政大商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暨中民國退休基金學會副理事長黃泓智指出,年輕未退族距離退休擁有較長的時間,具備複利效果的優勢,能以更積極穩健的目標到期投資策略,在年輕時採取較為積極的投資配置,接近退休時再轉趨保守的投資配置,才有機會順利實現自己的退休目標。
未退休族恐成勞保改革苦主
調查結果進一步發現,未退族對退休生活仍然憂心忡忡,在退休準備上最憂慮「通貨膨脹」、「勞保改革」與「健康不好」這三件事。其中,每4到5名未退族中就有1人擔心「通膨讓退休金縮水」,已經退休但準備不充裕的受訪者,也有高達65.9%擔心「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讓錢變薄,顯見通膨已經成為退休最大風險,猶如「灰犀牛」一般,多數民眾明知危機存在,也有時間準備,卻因為時候未到而輕忽風險,等到真的退休時才發現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