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編列中的112年中央政府總預算中,除了國防預算成長多、創新高最引起外界矚目外,另一項也是創新高的項目是:編列450億元挹注勞保基金。兩者也有同樣的「特色」─未來可能需要越來越多。
大部份人認知的「正常情況」是:經濟每年正成長,政府的稅收也讓人會增加,從政府預算規模到各項政事支出逐年增加成長,甚至年年創新高也不算奇事。不過,明年度總預算中,國防預算與撥補勞保基金規模的新高,確實是較特別。
前者歲出編列4151億元,較今年大增475億、成長12.9%、創歷年新高,連國外媒體都特別報導此事,增加的關鍵是因應兩岸緊張、中國機艦擾台,國軍派機、軍艦因應需要的費用大增。勞保基金撥補規模則是從2020年起開始撥補200億元,隔年220億元、去年達300億元,明年增為450億元,4年內就倍數增加。
兩者情況相同的是:未來需要的經費是看增不看減。以國防預算而言,兩岸緊張、共軍擾台等在裴洛西訪台後,進入一個新的局勢,頻率與強度都有升高趨勢,與此同時,美國「非常善意」、不管台灣要還是不要,一直賣武器給台灣,甚至有國會議員想搞「融資軍購」(即美國借錢給台灣向美國買武器),因此國防預算在可見的未來還是呈上升趨勢。
至於勞保基金撥補方面,則更是一個長期大趨勢的問題。根據官方對勞保基金財務精算報告,基金預估在2028年會破產。這個所謂的「破產年」不是固定不變,而是隨時在變動。
例如某年如果碰上股市大漲的好年冬,投資收益就有數百上千億元,或是政府持續編列預算挹注基金,都可能讓破產年延後:先前精算報告指2026年基金破產,但因基本工資調幅及勞保收益率增加、政府撥補等因素讓破產年延後到2028年。與此相反的是:如果碰到請領退休金(不論是年金或一次領)突然暴增,或是投資虧損嚴重,就會讓破產時間提前。
但跳開這種會讓破產年提前或是延後個幾年的「小事件」不談,從趨勢與結構上來看,勞保基金是百分之百確實會破產,理由非常簡單、一點學問都沒有:繳費的人越來越少、請領拿錢者越來越多。如果單看每年的財務,從2017年開始就出現入不敷出現象,其間雖然有時可靠投資收益等特別增加的收益來平衡,但如回歸最基本的保費收入與各項支出來看,現在差不多每個月都要超支20億元左右。
展望未來,情況更糟;勞保基金最穩定的收益當然是保費,投資收益則是有起伏甚至損益。正常情況下,民眾進入職場後開始投保,到退休時再請領年金給付,每新增一名投保者,可能就會穩定繳費30-40年。這種繳費投保的勞工增加會越來越少:過去每年新生兒超過40萬人、之後降到30萬、然後是20萬,現在剩下16萬左右。因此不必寄望繳費人數會再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