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韓打工當櫃姐4年,奧客誇張行徑讓她大開眼界!她道出中國、台灣觀光客的最大「差異」

2018-07-19 14:35

? 人氣

首爾的某個百貨公司裡,專賣25到35歲少淑女服飾的樓層,來自臺灣的佳瑩(化名)正在用韓文向一位阿珠嬤介紹商品如何搭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商品快介紹完時,客人好像意識到我似乎不是韓國人,帶著困惑開始打量我的臉跟名牌,只差沒把我頭髮掀開檢查看有沒有頭皮屑那樣的仔細。但我的韓文名字是韓國的菜市場名,我的臉大概十個人裡有九個半會說就是韓國臉。」佳瑩說。「但大嬸就是用不屑的眼神上上下下把我看光光以後,連道謝都沒有就走了。」

佳瑩遇到的歧視還不只這一樁。

「還有客人前後態度差很多,講了一個我沒聽過的單字,看到我不懂的表情,他就說:『啊...不是我們國家的人啊,中國人嗎?』然後態度180度反轉……」

天生要吃這行飯

笑容親切、韓文流利的佳瑩,在首爾的百貨公司當櫃姐。她在臺灣有多年的販售經驗,擺過路邊攤,也在師大夜市、東區當過韓貨店員,經歷過Eyescream、Starkiki、Hazzys等品牌,「賣衣服」對她來說是太簡單的事。

曾被服飾店老闆形容為「你天生就要吃這行飯」的佳瑩,在臺灣賣衣服給臺灣人,到了韓國,一開始做的卻是民宿清潔工作。

她的理由有點被虐:「我想要做做看我在臺灣不會做的工作。我在臺灣的店只花一年就爬到代理店長的位置,想要挫挫自己的銳氣,不想讓自己太驕傲。」她到民宿打掃,每天洗刷廁所、換床單、吸地拖地,很單純也很自得其樂。

如果販售業有守護神,那守護神想必忍受不了佳瑩浪費自己的才能。打掃工作做不到一個月,就有朋友來問她︰「我要從百貨公司離職了,妳來接我的工作吧。」這個百貨公司位於明洞,櫃上接待的多半是外國客人,以中國客人為大宗。各專櫃店員通常會講簡單的中、英文,或是配置母語為中文的店員。

佳瑩的韓文雖然筆試只有檢定二級的程度(最高級為六級),但韓文發音十分道地,專櫃經理面試時一度以為她是韓國人。語言能力之外,「做販售,其實還是看『臉』,要看你有沒有眼緣。」佳瑩說︰「當然身材也最好在S-M號之間。」

生得一副韓國人最愛的笑眼加上豐富的販售經驗,佳瑩馬上就被錄取,開始了在首爾的百貨櫃姐生活。

少女時代早操歌

雖然主要是負責對中文客人的銷售,但還是會有韓國客人、韓國同事。上班之前,佳瑩到品牌官網把男、女裝的服飾類別、顏色、尺寸全部研究過,不認識的韓文單字全部抄下來。「光是顏色的單字大概就超過30種。」她說。

拿到百貨公司的員工出入證跟名牌前,得先接受6小時的教育訓練,當然也是全韓文。從最基本的美姿美儀教起,包括站要怎麼站、客人進來時要講什麼招呼語、接電話的禮儀、客人問路時手勢要怎麼比等等。「而且每個樓層的員工出入口,都有一條Service Line,每次從門出去一定得鞠躬才行。」百貨公司把前臺跟後臺分得很清楚,跨越那條線,就得掛上職業笑容,粉墨登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