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為何不認識午魚?專家叫屈:它很好吃 但要先讓超市願意賣

2022-12-12 06:50

? 人氣

許多國人不認識午魚(中)的美味,亟需推廣。(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提供)

許多國人不認識午魚(中)的美味,亟需推廣。(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繼鳳梨、釋迦後,近期又有年產值數十億元的台灣水產品遭中國大陸禁止進口,引發軒然大波;其中,午魚每年有超過99%銷往中國大陸,受衝擊比例最高。究竟這種美味的魚為何對台灣人來說很陌生?去年專家接受專訪時就直陳,要先解決午魚不易進入通路銷售的問題。

鳳梨銷中受阻,引發國人對中國「養套殺」伎倆的憤慨,大家熱血吃鳳梨。然而根據中國媒體報導,鳳梨只是第一槍,台灣若再將鳳梨升溫成政治問題,具體的經濟制裁會陸續展開。在台、中的類敵對關係中,農產品很容易成為前線戰火的祭品,農民在刀口浪尖上承擔了非常高的風險。

鳳梨僅一成產量銷中,被停單就全國跳腳,但是您知道嗎?台灣的午魚(午仔魚)有高達八成產量出口,其中的99.43%都輸往中國和香港,過度仰賴中港單一市場,等於把台灣午仔魚養殖戶的脖子送到中國的手中。午仔魚一旦被停單,將牽動高屏地區850口養殖塭主的家庭生計,影響高達20億元的產值。(延伸閱讀:大魚全都不見了!漁獲量9年來最低,老船長:鯖魚越撈越小,以後討海人怎麼辦?)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許多國人不認識午魚(中)的美味,亟需推廣。(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提供)
許多國人不認識午魚(中)的美味,亟需推廣。(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提供)

中國為台灣海鮮最大進口國、第二大出口國

台灣一年吃掉70萬公噸的魚,其中有一半是進口魚。中國則是台灣冷凍魚類進口最多的國家, 2020年台灣由中國進口9萬公噸水產,佔總進口海鮮的24%。同時,中國也是台灣水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國,若加上香港地區,則為台灣水產外銷之首。

「午仔魚會不會是下一個鳳梨?」

台灣與中國漁業關係緊密,午仔魚也在中國強勁市場需求下,放養數量節節上升,以2019年為例,總產量12,064公噸,有9,635公噸銷至中港,少量銷往韓國及其他地區,其餘多為內銷。

若要降低午魚對中國市場依賴,就需大力拓展內銷市場,開發午仔魚內需市場有雙重好處,野生午仔魚很少,多為養殖魚,以牠來取代進口魚的消費量,可以減輕海洋漁業資源萎縮的問題。此外,增加台灣人食用午仔魚的機會,自然可以降低被中國停單的影響。(延伸閱讀:台灣漁民只會濫捕?錯!東港漁會百艘船堅持櫻花蝦公開拍賣,連日本同業也來學)

林邊區漁會總幹事陳忠敏指出,午仔魚之所以有那麼高的外銷比例,是因為中國提供的價格比較穩定,對漁民相對有保障。「台灣太淺盤,一點風吹草動價格就大跌。」他承認過度仰賴中國是長期的便宜行事,「現在我也很煩惱,午仔魚會不會是下一個鳳梨?」

午仔魚要上台灣人的餐桌,長路漫漫

據業者估計,台灣海鮮消費通路,有七成進餐廳,兩成在傳統市場,僅一成透過超市銷售。依照這樣的消費途徑,《上下游》盤點午仔魚內銷的可能性,發現明明就養在台灣,一尾午仔魚要端上台灣人的餐桌,卻是長路漫漫。

陳忠敏分析,午仔是小魚,兩尾才一斤,大型餐廳不會用牠當桌菜,通常是小餐館在採買。以林邊區為例,午仔盛產時每天都會有十幾公噸運到批發漁市,拍賣後再分銷至傳統市場。陳忠敏估計,一般小吃店、販售簡餐的咖啡館和家庭用魚佔了午仔內銷的八成,另外兩成則是透過網路商場販售一夜干。

《上下游》走訪傳統市場,當季的午仔魚並不罕見,牠雖是較高價的魚種,但因為體型小,更適合現代社會小家庭型式。然而年輕人習慣在超市採買生鮮,但午仔魚卻鮮少出現在超市冰櫃中。

傳統市場有養殖午魚、進口海魚、本土海魚並列,看似都是「現撈仔」,多數消費者不易分辨魚種及來源國(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提供)
傳統市場有養殖午魚、進口海魚、本土海魚並列,看似都是「現撈仔」,多數消費者不易分辨魚種及來源國(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提供)

超市為何找不到午魚?

某連鎖超市採購主管彭先生表示,超市販售一尾半斤的午仔魚要價99元,金目鱸魚或七星鱸魚則是一尾一斤99元,價格差了一半。另外,半斤大小的午仔魚無法祭祖拜拜,也影響消費者購買的意願。

長年擔任超市採購,彭先生指出他任職的超市也曾經販售過午仔魚,但衛生局抽驗都發現藥殘過高,商品需全省下架,幾次之後,他們就不想販賣這種「自找麻煩」的魚。家樂福北北區經理張君鴻也證實,因為「檢驗數據未達標準」,目前不販售午仔魚。

全聯回應之前確有販售午仔魚,但合作的廠商後來生變,他們還在尋找新的合作對象。另外,彭先生補充,近年許多年輕漁民想改善藥殘的問題,紛紛投入產銷履歷的行列,提高午仔魚的食用安全。然而一尾有履歷的午仔魚要價139元,消費市場不容易推展。

漁業署、林邊漁會:無藥殘問題

針對超市說法,林邊區漁會總幹事陳忠敏感到質疑,至少林邊的午仔魚沒有這個問題。衛生局會來漁會超市檢驗,出口中港澳需要附防檢局的檢驗證明,魚貨到港後中方也會抽驗,如果有藥殘,「過去怎麼會這麼順利?」

關於藥物殘留問題,漁業署養殖漁業組組長陳建佑表示,漁業署每年皆委託地方政府辦理未上市水產品抽驗。以2016年至2020年為例,全台養殖戶數共651戶,抽驗過的戶數則為345戶,比例為53%,合格率在於92% 至 100% 之間。爬梳衛福部食藥署網站,發現消費通路端午仔魚的抽驗數量並不多,109年全台共抽驗45件,有3件不合格。其餘年份未有公開資料。

「午仔魚的腸胃道很敏感,容易感染發光桿菌,」水產種苗協會理事長于乃衡認為,「歸根究柢就是養殖密度太高造成的。」發光桿菌雖然可以用抗生素控制,但因為治療有一定的週期,需配合獸醫的處方才能見效,但有些漁民擅自停藥,發現桿菌復發又亂用藥,長期以來就產生「午仔魚需長期用藥才能治病」的印象。

針對午仔魚危機,農委會:push一下可取代進口魚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自 Covid-19後,政府對過度倚賴單一國家的外銷農產品進行過盤點,「延後放養、降低飼養密度」是目前保護午仔魚產業的策略。副主委陳添壽則強調,萬一被停單,可以內銷給國人,「push一下就可以取代國外進口的魚。」同時,政府也在積極開拓國外市場。

然而,午仔魚不像鳳梨,是國人熟悉的作物,不要說大家不認識午仔魚,一般消費者多半五「魚」不分,更別說認識魚的產地。因為沒有魚類產地標識的規定,消費者無從得知魚是從哪裡來。以常識來看,台灣養了很多虱目魚,大家或許會認為吃虱目魚就是挺台灣漁民,吃起來覺得安心,殊不知也有來自印尼的虱目魚。

枋寮區漁會:政府應協助消費者認識這尾魚

回頭檢視魚鮮消費的管道,想以午仔魚的內銷市場分擔被中國停單的風險,政府應該補足缺失的環節,讓消費者重新認識這尾「美味排行榜」的冠軍好魚。

枋寮區漁會總幹事陳博華表示,政府應讓台灣好魚多在媒體曝光,提高民眾熟悉度,這樣餐廳才可能採購。「為了桌菜看起來出菜大方,午仔魚也可以養成一斤再出售,」陳博華認為大午仔魚價格較高,並不是問題所在,「是消費者不認識牠,餐廳怎麼會願意選用高價魚?」

陳博華也直言,超市上架費較高,而且鮮魚的進貨量比較少,午仔魚冰鮮櫃去中港澳不需冷凍,盛產時可以大量處理,進超市利潤較少,且小量出貨又需單獨冷凍包裝,不易供應。

種苗協會:應視危機為轉機

水產種苗協會理事長于乃衡認為,台灣的魚種太多,本來就不可能每種魚都受到消費者青睞,雖然有「一午二鮸三嘉臘」等各種排行都推崇午仔魚的美味,但指的是野生午魚。養殖午仔魚囿限於養殖週期,往往半斤、八兩重就上市,味道不如野生好,體型小也讓市場受到限制。

「中國市場就在旁邊,過去農產品外銷很難捨近求遠,」于乃衡指出,危機除了是轉機外,也是檢討體質的好時機。如果不想倚賴中國,就得打開國內市場,讓國人願意接納午仔魚,因此品種弱化、長期用藥、價格高難進入營養午餐市場等問題都應該痛定思痛,一併檢討改進。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上下游新聞市集,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原標題:比鳳梨更危險》午魚八成產量全銷中,為何走不進台灣餐桌?

益生菌吃對才有用!營養師教你怎樣吃能真正做好體內環保

撰文/楊語芸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