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口越來越少,房價卻只漲不跌?他從6次房市下跌史,道破台灣人買房最大迷思

2023-01-11 09:25

? 人氣

台灣房價並非只漲不跌,過去40年來,台灣房價其實已有多達6次的下跌紀錄。(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房價並非只漲不跌,過去40年來,台灣房價其實已有多達6次的下跌紀錄。(資料照/柯承惠攝)

如果要我挑選一個「臺灣人在房地產上的最大迷思」,無庸置疑的第一名,肯定就是這一點了,我相信你身邊的朋友、你的所見所聞,甚至包含你自己,應該也是這麼看的,對吧!是時候,讓這個迷思跌落神壇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既然大家都認為房價只漲不跌,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出事實來破解這個假象、用證據來說話,我們根據下圖的臺灣房價指數與交易量來看,可以很明顯知道臺灣房價非但不是只漲不跌,乃至過去四十年來臺灣房價就已有多達六次的下跌的紀錄,怎麼會說臺灣房價不可能跌呢?

接下來,我們來一一回顧過去房價的下跌歷史,讓這個最大迷思從此再也找不到遮羞布。

臺灣房價走勢。(圖/采實文化提供)
臺灣房價走勢。(圖/采實文化提供)

第一次下跌:1989年房市管制

近四十年來第一次房價下跌,就是出現在 1989 年,由於 80 年代初高度通膨,使得房屋爆發搶購潮,尤其是 1986 年臺幣開始漸漸氾濫,投資客與房仲業趁勢興起、土地價格飛漲,連帶著讓臺北房價迅速上升,提高了整體房價的水位,迫使1989 年政府祭出了查稅、選擇性信用管制等措施去抑制房價,1990年有媒體報導,1988 至 1989 短短一年,臺北地區房價漲幅高達驚人的 2.2 倍,但交易量卻大幅下滑三成,買氣明顯鈍化,如同 2022 年第二季後的臺灣房市。

也因為 1990 年臺北房價過高,使得外縣市的建商紛紛打出「臺北 1/2 價」的口號來吸引投資者,讓資金慢慢進入雙北以外的地區,不過特別的是,之後台北的房價與交易量,雖然被管制措施打下來,出現了近四十年的第一次房價下跌,但全臺整體的預售屋推案量仍然持續擴大,原因就是政府在 1992 年宣布,將要在 1995年開始進行容積率管制,導致建商瘋狂獵地推案以增加銷售面積,使得 90 年代的房市,為日後種下供給過剩的種子。

我還記得 90 年初期,受惠於投資客開始往外縣市找尋找投資標的,我父母當時在桃園市與大園區的房仲公司生意超好,幾乎每個月都帶員工唱歌喝酒或國內旅遊,相較於我們家族成員多為軍公教或工程師來說,我爸媽僅二十多歲,就能每三年換一輛新進口車、過上優渥生活,這些都是讓我父母在家族中相當有面子的成就。

第二次下跌:1996年臺海危機

年紀較長一點的讀者,應該都對 1989 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記憶猶新,也因為該事件,美國於 90 年代初期對中共實施武器禁運政策,讓美中兩國的關係日趨緊張,1995 年美國時任總統柯林頓,還邀請已故前總統李登輝到美國進行私人行程,打破臺灣多年來無最高層官員訪美的慣例,此舉更讓中共政府的不滿達到最高點,嚴重威脅中共「一個中國」的底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