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說「以前月薪2萬也過很好」,現在年輕人真不能吃苦?一篇文對照30年薪資、物價差距

2023-02-06 16:46

? 人氣

長期薪資結構已經進入低成長的趨勢

69年至111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圖/玩股網提供)
69年至111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圖/玩股網提供)

如果再把時間拉長一點,從1980年(民國69年)到2021年來看,國內平均薪資成長幅度的高峰期就在1981年到1990年之間,薪資從不到一萬的7,759元成長至兩萬元,在當時的時空背景就是台灣經濟正在起飛,加上股市怎麼炒怎麼漲的黃金年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990年後受到景氣反轉、股市大崩盤的影響,每月平均薪資成長幅度也開始需緩,一路從1991年的10%附近不斷下修,2004年更是趨近於零的成長,接下來的停滯性加薪更是一路維持到目前,2001年到目前為止都低於2%甚至還有好幾年都低於1%,大家別忘記一件事情,市場每年平均CPI年增率是2%,加上食品、房租、教育這種類型的物價通膨更容易超逾2%大關。

民國69年到111年通膨變化。(圖/玩股網提供)
民國69年到111年通膨變化。(圖/玩股網提供)

再來分享一個有趣的觀點,那就是有些長輩會說他的工作年代月薪才一、兩萬而已,還是可以過很好,現在的人領月薪有三萬多應該就會過更好。乍看之下沒問題,但其實這也忘記考量通膨因素,上面這個表格換算就很清楚了,1970年拿10,000元要買的東西,到了2022年底則必須再多拿12,073元出來才能買得起,這漲幅等於是增加了120.73%,實質購買力整整差了一倍以上,所以現在的人月薪三萬元會更好?其實還原物價的實質購買力也才等於1970年的13,591元,加上房價也從過去漲到現在不知道哪去了,並沒有比較好過。

薪資低成長、物價高通膨的時代已經來臨!

總結一下,1990年代以前的人們,其實靠著工作就能克服物價通膨,但後面幾年開始,隨著景氣衰退也減緩了經濟面及市場加薪幅度。2000年以後想靠工作收入想過活更是困難,畢竟通膨成長的速度並未減緩,甚至還受到市場大幅撒鈔而加速通膨惡化,反過來說,薪資也會出現停滯,原因也很簡單,當公司行號的營運成本受到通膨侵蝕,自然也很難給員工持續成長的薪資,甚至出現低薪也是常態。

所以在這個高通膨成長、低成長薪資的時代,除非你的工作是每年固定都能加薪,而且能每年都高於平均通膨2%甚至更高,這樣才能對抗偶爾出現的通膨加劇,否則還是要增加多一些的本業外收入,例如兼職或投資,創造更高的投資報酬率才有機會追上物價通膨的速度。

所以看到通膨趨緩可別開心太早,因為政府為了不讓經濟陷入衰退,也會控制在每年CPI指數穩定年增的節奏,這代表近幾年高物價不太可能回去了,未來物價只會更高或是維持目前的高檔而已,假如你的薪資水準已經跟不上高物價,那麼就得好好思考接下來的投資佈局了。

最後提醒一個重點,那就是CPI年增率只是一個平均值而已,個別項目上漲幅度高的你更要注意!我直接引用行政院主計處統計的2022年12月數據供你參考,應該就不用多說什麼了:小白菜漲 52.74%、國外旅遊團費漲 25.64%、鮭魚漲 23.79%、雞蛋漲 21.99%、旅館住宿費漲 15.17%、沙拉油及調理油漲 14.32%、中式早點(如燒餅、飯糰)漲 9.89%、西式早點(如漢堡、三明治)漲 8.92%、糕餅點心漲 8.85%、麵包漲 8.33%、豬肉漲 7.34%、鮮奶漲 6.19%、中式麵食(如炒麵、小籠包)漲 6.16%、中式米食(如便當、滷肉飯)漲 5.87%、衛生紙、面紙及紙巾漲5.49%、95 無鉛汽油漲 5.43%等。

看到這些民生物資飆成這樣,你還會覺得通膨降低值得高興嗎?其實就只是物價上漲速度變慢罷了,而高物價是回不去了。但如果以投資角度而言,其實高通膨的時代就是最好投資的時代,因為投資商品通常能跟著通膨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玩股網(原標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趨緩,你該高興還是難過?)

責任編輯/趙鳳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