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變天、下雨膝蓋就痛到爆?醫師揭天氣痛4大原因,2大NG習慣讓症狀反覆發作

2023-02-16 10:19

? 人氣

不少人天氣一轉冷,關節就會發生「天氣痛」的情況出現(示意圖/取自pixabay)

不少人天氣一轉冷,關節就會發生「天氣痛」的情況出現(示意圖/取自pixabay)

適逢秋冬交替時節,不少人天氣一轉冷,關節就會發生「天氣痛」的情況出現,讓民眾備感困擾。衛福部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徐子恆醫師接受專訪指出,天氣痛最主要的成因為天氣變化,導致原有的疼痛症狀惡化。該現象可分為氣溫、濕度、自律神經與心理層面做探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為何一變冷關節就痛?溫度、濕度、心理問題都有影響?

為何一變冷關節就痛?(圖/潮健康提供)
為何一變冷關節就痛?(圖/潮健康提供)

1. 氣溫問題。低溫容易使肌肉緊縮、僵硬、延展性較差,影響血液循環系統導致關節疼痛。另外,天氣寒冷也可能使人體關節內潤滑液的效果變差、導致關節活動力下降。

2. 濕度問題。高濕度意味著大氣壓力降低。低氣壓可能使發炎的肌腱韌帶腫脹,造成筋骨疼痛加劇。

3. 自律神經問題。日本醫師佐藤純曾發現,人類內耳中有一「氣壓偵測器」,一旦天氣產生變化,氣壓、溫度、濕度出現差異時,大腦將感受到壓力,進而刺激自律神經使其亢奮、失調,進而使疼痛惡化。舉例來說,交感神經若過於活躍,就會刺激痛感神經,產生頭痛、舊傷疼痛等症狀。

4. 心理層面問題。陰暗濕冷的天氣容易影響心情、導致情緒憂鬱,也連帶使得疼痛加重。

徐子恆醫師強調,天氣痛在各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並非老年人專利,年輕族群也須留意相關風險。另外,某些研究認為退化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容易因為下雨前氣壓的降低,使肌肉、肌腱的張力改變,造成關節的負荷量增加;溫度下降則使關節潤滑效果變差、導致關節僵硬疼痛。建議患者多關注天氣變化,適時做好保暖與關節保護。

痛風會讓關節「痛上加痛」?2原因恐導致症狀惡化

「痛風」引起的關節疼痛,與天氣痛現象有關?(圖/潮健康提供)
「痛風」引起的關節疼痛,與天氣痛現象有關?(圖/潮健康提供)

「痛風」引起的關節疼痛,與天氣痛現象有關?兩者間是否會相互影響?徐子恆醫師解釋,痛風的主因為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導致尿酸結晶化並沉積於關節部位,引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季節交替時,夜間氣溫急降,導致尿酸飽和度降低、尿酸結晶沉積情況加劇,確實較容易引起痛風性關節炎。

另外,徐子恆醫師強調,溫度降低時,民眾的活動量減少,連帶使得飲水量下降、血液變得濃稠,尿液減少意味著尿酸無法排出體外,導致痛風的風險提升。因此,建議痛風患者於季節交替多喝溫熱開水,不僅有保暖作用、更有助於將尿酸排出,避免氣溫變化導致痛風情況加劇。

關節疼痛可採取哪些治療? 可以服用保健食品嗎?

關節疼痛可採取哪些治療? (圖/潮健康提供)
關節疼痛可採取哪些治療? (圖/潮健康提供)

若有關節問題出現,可採取哪些治療?徐子恆醫師說明,若先屏除第四期的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可能需要開刀治療以外,以下治療方式皆有助於緩解患者的關節不適:

若有關節問題出現,可採取哪些治療?徐子恆醫師說明,若先屏除第四期的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可能需要開刀治療以外,以下治療方式皆有助於緩解患者的關節不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