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菩薩》道出戰後政權交替下台灣人的血淚!吳慷仁:在那個年代,每個人都只想活下去

2018-08-13 17:23

? 人氣

(圖/公視提供)
北村豐晴飾演的將被遣返日本軍官,導演似乎想透過這個角色,把自己的心聲說出來。(圖/公視提供)

也許當時的人們,其實只想好好活著

其實「皇民」、「漢奸」、「中國人」、「台灣人」這些認同爭議,在70多年後的今天並沒有消失,甚至在選戰開打時,還會成為攻擊彼此的工具。也許站在我們的年代來看,可以長篇大論地解讀,甚至批判當時的種種選擇,但對於活在那個時代的人來說,真是這樣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演員巫建和試著把自己融入在那個時代後,卻有不同看法:「也許他們當下並沒有辦法想那麼多,只能先順應著時代的推進而改變。」在那個劇變的時代,「國語」一下從日語變成北京話,全都要從頭學起;還有前幾年「順應政策」改了日本姓名,現在又要改回來。再加上戰爭帶來的動亂、百廢待舉,可能連好好生活都成問題。當年台灣人的想法,也許只如劇中角色的台詞:「戰爭打完了,終於不用再躲空襲,真好呢!」也許對當時的人來說,這場仗誰輸誰贏根本不是重點,而是苦日子終於要結束。

演員吳慷仁也認為,「那時候的人不管做什麼選擇,都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已。」有人決定到中國參加抗日,被稱為「半山」,有人被日本政府派到南洋去打仗,不管為哪一種立場而戰,都是希望自己與家人未來能有更好的生活,真有對錯嗎?

(圖/公視提供)
巫建和(左)與吳慷仁,將自己置身在那個時代,說出了對當時歷史的一些見解。(圖/公視提供)

面對這些延續數十年的爭議,許肇任導演則說,他其實並沒有預想要給觀眾傳達什麼,只是想帶大家穿越回70多年前的台灣看看,也許每個人看了都會有不同的見解。

責任編輯/陳憶慈

*「憤怒的菩薩」於2018年8月18日及8月25日,週六晚上九點公共電視播出,一次播兩集。並於8月17日於桃園電影節擔任影展開幕片,放映「影展特別版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

潘瑜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