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要說慈禧完全不管孩子的教育,只專心在事業上,倒也不公平。慈禧媽媽對於同治的功課看管非常嚴格,有時間就會把孩子叫過來口試,例如要他順口背誦「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類的詞句,並且要他解釋。但是同治是個愛玩的小孩,對於念書根本沒興趣,一急就亂說,亂說就被嚴厲斥責,慈禧還會處罰陪讀的同學與老師,這時候同治就更討厭慈禧媽媽,而喜歡慈安媽媽,當孩子青春期到了以後,與慈禧媽媽之間的衝突就越來越多。
這麼嚴格的教育有用嗎?基本上沒用。16歲那一年,同治已經念書10年,但他仍然文理生澀、思路不清、辨字不明、讀摺不成句。如果慈禧媽媽繼續掌權,這就無妨,可是同治即將親政,能力卻不如小學生,這就會是大清國的嚴重問題。而因為慈安媽媽溺愛、慈禧媽媽忙碌,同治的表哥和侍讀王慶祺就經常帶他在北京城微服出巡,嫖妓、逛酒店。於是這孩子就跟爸爸一樣,沈迷酒色之中。
一般而言,皇帝14歲就要親政。即使慈禧媽媽怎麼戀棧權位,用盡各種藉口延遲,兒子終究17歲,她也該放手了。在這之前,她決定幫兒子選媳婦。但她選擇的對象,兒子竟然反對。他跟慈安媽媽站在同一陣線,選擇了阿魯特氏為皇后,慈禧媽媽為此非常不開心,而且種下以後婆媳不合的遠因,往後慈禧媽媽就不斷的虐待媳婦,並且干涉同治的私生活,這更讓同治對媽媽反感,於是母子兩漸行漸遠,母子情感更無法彌補,而一年後,同治就因為生病而過世,年僅19歲。
慈禧的兒子,不是她的兒子。對她而言,大清國的權力,才是她心頭最軟的那部分。她想讓兒子成為一代名君,但最後兒子卻治國無能。她對兒子充滿希望,而終究兒子還是讓她失望。她獨掌大清國最高權力凡47年,但在73歲過世時,面對兒子、姪子都恨她,不知道她會不會後悔,當年曾經做過的決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呂秋遠臉書(原標題:慈禧的兒子,不是她的兒子)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