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戰爭爆發前,會有哪些徵兆?軍事專家曝「5大信號」:出現就該提前撤離

2023-05-12 08:00

? 人氣

一旦雙方建立好軍事能力之後,為了不讓對方知道己方的部署或是隱藏真實目的,通常都會以「軍事演習」為名義,讓軍隊的調動或保密的措施顯得理所當然。歷史上許多戰爭,都是以一場或是多場「軍事演習」開始的,包括2022年2月開始的烏俄戰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華爾街日報》在2022年2月10日刊登了一篇關於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舉行「聯盟決心」(United Resolve)大規模軍演的報導,就由此推測到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因此我們可以將此類情況視為強烈的戰爭準備信號。

一旦任何一方宣布「軍事演習」開始,就意味著進入談判或外交努力的最後階段。演習的規模以及動態顯示了戰爭初始的軍事力量,也有展示軍事肌肉與國家實力的用意,而這時的外交語言或談判的條件,往往也意味著解決雙方矛盾或衝突的最後通牒。

軍事演習是政治上表達立場、底線或是最後警告的一種方式,例如1996年李登輝總統提出兩國論、2022年8月初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大陸就分別以試射導彈及圍台軍演做出強烈表述。

此外,我們也必須仔細觀察大規模軍演所帶來的政治效果,以及官方在這些過程中所表現的實際行為,而不僅僅只是表面上的宣傳或外交辭令。舉例來說,假設某方在對外的聲明中表示決戰、不懼戰的意志,但實際上開始嚴令約束部隊的行為,或是將部隊從容易引發衝突的接觸線往後撤退時,這表示在控制衝突,以降低意外爆發戰爭的風險。再以2023年4月8日共軍舉行的「聯合利劍」軍演為例,央視新聞報導中提到此次為「模擬接戰」的聲明,意味著這次共軍的軍演,其中部分實彈演習會以模擬的程序進行,而不是像2022年8月因應裴洛西訪台時的大規模實彈射擊,有可能是一種相對降溫的信號。

從表面上來看,雙方的立場可能分毫不退縮,但是彼此都會密切注意對方的動向,而這些動向中也包含了「是和是戰」的各種信號。如果在最後的階段中,雙方可以把握最後的機會達成和平的共識,那麼戰爭就可能不會發生。一旦錯過這個機會的窗口,我們就必須面對戰爭可能爆發的殘酷現實。

(圖/取自野人出版)
共軍的軍演範圍。(圖/野人出版提供)

信號5 外交面:駐外機構撤僑

任何國家想要在內部和外部都完全保密的情況下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各國都會對戰爭風險進行評估,並透過國際間的情報交流或外交、新聞管道,流露出關於戰爭的評估訊息。

1.撤僑準備

一般外國駐在機構都會有本國的情報體系提供預警,一旦這些使領館展開撤僑的準備或是發布旅遊警示,我們就必須提高警覺,因為事態很可能迅速升溫,或是朝向不可逆的方向轉變。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野人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