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回顧詩人的創作生涯時,不難發現,他們有個共同點,在出道成名之前,幾乎都參加過詩社,集資出版同仁詩刊、雜誌。他們在那刊物上發表詩歌、文章,鍛煉寫詩撰文的技藝,等作品累積到某個份量,就出版問世為自己的詩路留下印跡。現今想來,這的確是個好方法,畢竟,沒有強勢媒體的支撐,沒能被選為樣板的機會,想成為詩壇閃耀的明星,擴展知名度影響力,就必須自辦刊物和長期經營,這兩個條件將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1900年(明治33年)4月1日,詩人與謝野寬(鐵幹)創刊《明星》雜誌,剛開始,這份刊物為小型報紙的對開版,同年8月發行到第5期,仍然沿用這個版型,第9期則改為32開,到了1908年(明治41年)11月,共計發行了100期,才宣布停刊。從雜誌的發展史來看,與謝野鐵幹的《明星》能撐持到100期,實在不容易,何況在掙錢困難的時代裡,創辦理想的雜誌絕對是奢侈的行為。
所謂正因為有榮光,就必有挫折,有褒揚就有詆毀。在日本文壇上,仍然沒有例外。就有文壇的好事者發現,在《明星》創刊號版權頁上,發行人和編輯登記為林瀧野,進而深入探查摸底,原來該雜誌的編輯事務,全由當時27歲的與謝野鐵幹負責。以此類推,該雜誌題為「明星」的卷頭語,想必是出自與謝野鐵幹的文筆。誠如這位雄心勃勃的詩人宣示的那樣,《明星》是東京新詩社的刊物,主要刊登前輩名家的作品,舉凡藝術、評釋、論說、講演、創作(和歌、新體詩、美文、小說、俳句、繪畫等)批評、隨筆等等,此外,他們竭誠歡迎社友賜稿,以增光篇幅。
更確切地說,與謝野鐵幹有更大的意圖,他希望強化這份雜誌的體質,使之長期發展下去。正如當時的新體詩人一樣,缺乏文化涵養,《明星》雜誌的內容即存在這些缺點,因此需要文壇頂尖的作家執筆賜稿,尤其,在和歌、短歌、小曲、英詩、德國詩、漢詩、俳句等領域多予提點。就該雜誌的篇幅而言,除了廣告之外,全12頁當中,有2頁半作為「中學時代」專欄。在本文方面,有諸多亮眼的作品,例如梅澤和軒翻譯「亞斯頓的和歌論」、落合直文的短歌「鶴唳」、久保天隨的「鵲寓詩解」、薄田泣蓳的新體詩「夕晚之歌」、井上哲次郎和泉鏡花等作家對於色彩偏好的回答,還有廣津柳浪的小說「他的身影」。不過,從閱讀的熱度來看,島崎藤村的新體詩「旅情」,似乎最吸引讀者的目光。島崎藤村比與謝野鐵幹年長一歲,他於3年前夏天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若葉集》(春陽堂),旋即引起文壇的矚目,在《明星》雜誌刊登他的詩作,必然能增加讀者群。